建筑工程管理 安全企业管理 制造企业管理 卫生企业管理 企业转型升级 工程企业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 医药企业管理 电力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 食品企业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 软件企业管理 能源企业管理 汽车企业管理 环保企业管理
粤港澳大湾区 消防企业管理 转型升级 装配式建筑 并购重组动态 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业转型升级 教育转型升级 外贸转型升级 能源转型升级 地产转型升级 制造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转型升级 服务业转型升级 产品质量管理 产业科技管理 环境监测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就《规划》制定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1:请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背景?
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要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
“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农村各领域渗透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智慧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逐步应用,数字乡村建设起步良好,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手段新动能。
“十四五”是农业农村信息化从“盆景”走向“风景”的关键时期。从发展机遇看,一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领域成为政策高地,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二是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农业农村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三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村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内循环的增长极、消费增长的新兴力量。从面临挑战看,主要还存在网络基础设施不足、创新能力不足、有效数据不足、人才不足等突出短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应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推动“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加快发展,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按照《“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上位规划总体部署,我们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引性文件。
问2:《规划》提出了哪些发展目标?
答:在目标设置上,我们立足现有发展基础,统筹考虑工作的延续性,以及目标的指引性、可实现、可考核,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总体目标和4方面具体目标。《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能力显著增强。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智慧农业迈上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农产品年网络零售额超过8000亿元,建设100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认定200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二是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基本建立,建成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基本形成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大数据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据要素价值逐步显现。三是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化成为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向乡村延伸,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民数字化素养大幅提升。四是信息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取得新突破,建成60个以上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分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问3:《规划》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规划》对以往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按照生产、经营、管理、服务4个环节部署的方式作出了重大创新。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紧紧围绕保供、衔接、禁渔、建设、要害、改革重点任务,《规划》提出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作用,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体包括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这是“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是聚焦行业发展需求,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智慧种业、智慧农田、智慧种植、智慧畜牧、智慧渔业、智能农机和智慧农垦七个方面进行全面突破。二是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互联网融合应用,加速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电商-追溯”各环节数字化改造升级,形成农业全产业链信息流闭环。三是夯实大数据基础,提升农业农村管理决策效能。重点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应用,推动数字政务能力建设,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四是建设数字乡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重点是强化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乡村信息服务,培育乡村数字经济,全面提升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五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支撑能力。重点是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壮大农业农村信息化产业体系。
问4:《规划》部署了哪些重点工程?
答:在“十三五”时期实施的数字农业项目基础上,针对农业生产管理面临的迫切需求和关键短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为两大核心目标,《规划》设立了3大工程。一是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工程。“十四五”期间,在全国建设种植业、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种业等5类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立贯通信息采集、分析决策、作业控制、智慧管理等各环节的智慧农业集成应用体系。二是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基础,改造提升“农业农村云”基础设施,升级完善农业农村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农业农村数据“一张图”和大数据分析通用系统,形成统一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三是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工程。面向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创新重大需求,建设一批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共性、战略性、前沿性智慧农业技术研究,重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创新技术产品。
问5:如何落实好《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答: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凝聚各方共识、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的重要手段,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协同各种政策资源,确保“十四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我们重点从六个方面保障《规划》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抓好规划落实,细化落实措施,明确时间要求,强化工作力量,确保规划任务落地见效。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积极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形成推进合力。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将智能农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加大对智能、复式、高端产品的补贴力度。利用现有资金渠道,调整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有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完善监测评估。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成效分析,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建立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指标、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开展监测。四是充实人才队伍。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和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培育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军人才。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人员培训,培育一批掌握智慧农业技术的农民。五是强化网络安全。六是深化国际合作。完善国际交流机制平台,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加强关键技术、产品的合作研发。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推进相关标准和产品认证互认与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促进农业信息、市场流通等服务贸易。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55770号-4
Transverture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尚层国际1601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66号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东莞市大朗镇富丽东路226号松湖世家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