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加上国家的调控政策,房地产企业生存现状尤其困难。文章在介绍当前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
当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行业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烈。房地产行业向来所关注的最大问题便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今面临很大问题:一方面国家施行一系列的措施来稳定房价;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等方面国家向房地产开发商施加了一定程度的压力。面临如此困难的房地产业,正将对外的发展逐渐调整为对内的管理,增强房地产业对于财务资金的控制,减少成本的输出,并以此获得最大收益。房地产内部控制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结合综合与局部的方法,采用多样化的会计管理方式,对房地产企业内部各业务关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及控制。提高企业资产的安全使用、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房地产业实行内部控制的目的所在。内控制度可以在企业进行决策时提供科学可行的意见,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房地产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各房地产企业对于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企业管理阶层往往将内部控制这一整体分割成许多细小独立的控制环节来看,这种看法非常片面,也存在很大弊端。例如,将企业内部控制视作会计控制,成本控制以及内部牵制制度,这种认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不利影响。只有将内部控制看作一个整体,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各环节有序的进行,确保各业务活动高效合理进行,确保企业内部资金财产的完整与安全,内部控制才能发挥其真正拥有的作用。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决策准确性,及时纠正企业的错误问题,同时有效防止各类舞弊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能相互制约
当今我国房地产行业中的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很大一部分都形同虚设,无法行使正当的权利与义务,结果造成了内部权力的失控,有时“内部人控制”的恶意现象甚至会出现。例如,董事会功能的缺失。董事会的监督变成自己监督自己,失去了原有监督的意义。另外还出现分工不明等问题,各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不严,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决策经营者独揽企业大全的情况。
(三)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中都缺乏职业经理人,国内也尚未形成较为完善和规范的职业经理人的人才市场。房地产企业内部的管理阶层大部分是从安装、建筑等房地产相关行业中走出的,未经过专业房地产知识培训的经理人,他们的知识及素质都有待提高。另外,还有部分经理人通过政府任命等各种方式录用,外部环境也没有建立行之有效且合理的监督机制来监督、约束经理人,造成经理人无法及时的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同时,有许多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未经过高等教育以及管理方面的培训,无法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四)企业文化的缺失
企业文化具有其特殊的力量,它能够无形的影响企业内员工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并在企业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作为市场、土地、项目施工、品牌等多方位资源的集合体,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内部还未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部分企业甚至忽视企业文化的建立,同时不能准确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这其中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项需长期进行的工作,不能只是短暂的加强,应该有规划的、合理的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2.房地产企业的管理阶层对于企业文化建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忽视了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实施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更加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3.企业文化要让全体员工共同协同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形成一个整体。
4.企业文化要深入员工内心,从根本上增强员工对企业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解决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措施及对策
(一)完善房地产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房地产企业治理结构以及健全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都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保障。房地产企业应该传统的内部控制基础上加以创新及完善,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应同时包含业务层次的内部控制以及企业层次的内部控制,同时,要针对不同的业务流程设置相应的内部控制。另外,健全房地产企业的治理结构,增强各个管理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所发挥的作用,将企业的决策、执行、监督等职权分离,在企业内部形成权力的制衡。
(二)强化执行力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这其中包括企业的董事会、经理、监事会及所有员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保证其有效实施:
1.应当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计划,保证企业内部各业务各环节严格按规定进行。
2.尽快推进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使其控制作用在企业的发展中体现出来同时,应提高审计机构的审计能力,发挥其监督职能。作为房地产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审计机构应定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与评价,加强其监督职能,从而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3.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与审计,同时对内部控制体系所面临的缺陷进行改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实现其控制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考核与激励
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完整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同时结合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建立严格的奖罚及责权制度,以此来激励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自主性。
(四)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与内部控制重大风险预警机制
房地产企业应加强事前计划能力,建立一套符合从管理阶层到子公司执行单位的各个层次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以及内部控制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根据企业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以及企业会计环境定期或不定期的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信息的收集以及进行动态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建立应急处理的计划,将风险量化。同时,应针对企业的战略规划的实施合理的分配各项资源,建立合理有效的预警及突发事件监测体系,降低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感意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弱决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好坏,内部控制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确保各项业务工作的高效进行,因此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需要企业员工的坚决执行。同时,企业应加强对于企业人员关于内部控制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其对专业内控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思想觉悟。另外,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认识及思想觉悟,调动企业工作人员学习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六)构建企业内部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为实现房地产企业内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房地产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建设企业内部的科学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内部信息集成处理系统,从而实现各业务部门间通畅的信息交流,打破各部门之间的隔阂。例如,运营部门、营销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共享一套信息集成处理系统,首先营销部门对于各项营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利用信息集成系统进行统计和汇总,然后财务部门根据信息集成系统中的信息进行财务分析以及财务支持,最后,运营部门根据系统中的财务分析,对于之后企业的运营制定计划,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确保决策层对于企业发展状况拥有更加充分的认识,有利于企业的准确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应加强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等环节的完善,将常规和非常规信息的报送流程相互区别,建立信息的举报投诉制度,保证信息的完整、真实,以此促进内部控制施行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房地产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小结
目前我国产业集中度正不断提高,开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房地产企业也在朝着集团化的趋势发展,部分企业也在由原先的集团单一化向区域多元化管理方向发展。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大规模扩张,企业总部对于子公司的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原先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也已无法满足现今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需求。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应该从企业实际发展出发,对于部分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会计核算相对混乱的企业,应该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定岗定员、明确各岗位职权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加强其资金财产等资源的安全及稳定。而对于管理基础相对较好、会计核算相对混乱的企业,则应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最后,企业的业务活动都应在内部控制之内,企业的管理工作都应以完善内部控制为基础,企业的决策都应从内控制度的完善出发。
综上所述,我国当今的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虽然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诸多方面,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仍存在许多缺陷。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在已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创新,并加大对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施力度,从而使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能力,进一步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新.论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应采取的措施[J].现代商业,2010(5).
2.姜东亮.关于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9).
3.田依鑫.关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
4.孙霁辉,阳秋林.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