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安全 数据安全审计 企业合规师 备案登记 劳动用工合规管理 知识产权合规 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保护 企业廉洁合规 经营合规 风险提示与预警信息 IPO合规 安全生产合规管理 企业合规典型案例 合同合规管理 企业合规实务 企业数据合规 企业刑事合规
网络犯罪 人工智能合规 网络安全 新基建安全资讯 保密科技 数据合规 元宇宙合规 数字合规 网络与数据法学 电信网络诈骗 区块链合规 信息与网络安全 网络不正当竞争 数字贸易合规 数据出境合规 互联网合规
上市公司合规管理 税务合规 企业合规管理 商业秘密 财务合规 商业合规 内控资讯 合同法律 信息披露风险 公司法实务 人力资源合规 信用规制 知识产权合规 合规尽职调查 内控稽查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合规 会计监管风险 税务异常处理 税务检查应对
征信合规 涉税合规 经济犯罪案例 合规文化主题月 劳动与人力资源合规 合规运行报告 网络直播合规 信用合规 刑事合规管理 工程合规与舞弊调查 涉案企业合规 安全审计 合规科技 劳务派遣合规 采购合规 财务风控 招投标合规
国际注册合规师 公司治理与公司合规 全球金融监管动态月刊 境外合规专项行动 国企合规 反不正当竞争合规管理 出口退税合规风险 全球反垄断 全球企业合规事务 国际监管合规服务 进出口管制和贸易制裁 境外投资和“一带一路” 跨境投资和经营合规 知识产权内部控制 商业贿赂 外汇合规 合规与诚信
证券合规 银行合规 金融犯罪合规 保险合规 金融消费者保护 银保监督 私募合规 互联网金融合规 银行合规资讯 投融资合规 支付 银行合规综合 金融安全 信托合规 担保合规 金融合规 信用合规 股权合规 内保外贷合规 外汇合规 保理合规
2021年1月22日通过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将于2021年7月15日施行。原《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2款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第33条完善了免罚、轻罚制度,除了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还规定了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
一、基本原理: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在立法过程中,有常委委员、地方和社会公众建议进一步细化过罚相当原则,强化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现有第33条的表述,贯彻和落实行政处罚法关于“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1]这个条文的修改体现了立法过程中的民主决策过程,具有进步意义。行政处罚除了惩戒、震慑功能,在各个生态环境单行法中,目的在于实现污染防治的预防功能,对于轻微违法,能够自主改过的,不予行政处罚,能够达到法律实施的效果,符合立法目的。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33条第3款增加“不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的规定,旨在促进法律实施的效果。
二、各地轻罚免罚清单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各领域裁量基准都依法需要主动公开。此前,部门地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了生态环境领域免罚清单、裁量基准,收集如下:
(一)生态环境领域免罚清单一览表
(二)生态环境裁量基准一览表
各地裁量基准细化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由于更新较频繁,使用时需要确认有效性。对于裁量基准规定内容的合理性,是否属于司法审查的范围,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以上文件汇总,持续更新中,汇业客户均可获取电子档文件包。欢迎联系:shirley.y@huiyelaw.com杨女士获取。
三、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免罚实践
(一)固废管理类
自2020年9月1日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施行以来,企业固废管理存在很大挑战。以往未重视的固废合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有鉴于此,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局采取了首次不罚,以及聘请第三方单位对管辖区域企业实施固废合规核查的方法,促进企业环境守法目标的实现。也有些地区,结合地方生态环境裁量基准,对首次发现产废单位固废管理不合规的一些情况,予以自行改正的机会,未作出行政处罚。例如,深环坪山罚字〔2020〕第128号行政案件中,某企业被首次查处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深环光明罚字〔2021〕第064号行政案件中,某企业被首次查处涉嫌不按照国家规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深环龙岗罚字〔2021〕第0216号行政案件中,某企业被首次查处未建立危废台账。但上述企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检查指出后,均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当地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参照《深圳市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第六版)》 “违法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且违法者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的,依法可不予处罚”的规定,对上述单位不予行政处罚。此外,固废标识、固废台账管理、三防措施未完全落实的情况,也有多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予以企业自行改正的机会。当然,对于情节并不轻微的,或者造成污染企业外部环境后果的,以查处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的结果居多。
(二)建设项目类
对于建设项目类,“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验先投”“违反三同时”属于企业高频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类型。对于环评备案类的企业,虽然存在不合规行为,但是能够主动纠正的,相对更容易获得不予处罚结果。例如,深环光明罚字〔2021〕第23号行政案件中,某企业未依法备案,擅自开工建设,但是积极采取措施改正,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七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未对该企业做出行政处罚。
另外,对于“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超过追溯期限的,该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但是对“未验先投”违法行为做出行政处罚的案件也比较常见。在昆生环罚〔2021〕53号行政案件中,某企业于2008年建设的一台3600KVA电炉,未办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未经验收即投入运行。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因为追溯期限的原因对该企业“未批先建”的行为责令停止建设,不予行政处罚,对“未验先投”的行为责令限期三个月改正,处30万元罚款。
(三)废水超标排放类
对于废水超标排放,超标超多少,并不是机械地要求不能超出0.01mg/L,具体结合污染物因子判断超标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对于情节轻微,比如未超过排放标准0.1倍的,不予行政处罚,在实践中,是存在的。深环龙岗罚字〔2021〕第0207号行政案件中,某企业涉嫌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案;深环大鹏不罚字〔2021〕第001号行政案件中,某企业涉嫌超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由于上述企业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积极采取措施改正,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第二款,参照《深圳市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第六版)》总则第五条第(4)项规定不予行政处罚。
(四)废气超标排放类
废气超标排放类行为也是同样的道理,超标违法性认定要具体结合污染物因子、超标浓度、适用的环境标准等情况判断。深环盐田罚字〔2021〕第013号行政案件中,某企业涉嫌VOC排放不合规排放,从事VOC废气生产和服务活动,未采取减少废气排放措施。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听取企业陈述申辩后,结合当地裁量基准及防疫政策意见,未对该企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五)噪声污染类
2020年至今的噪声污染类违法行为监管,面临很大的挑战。疫情缓和后,各地建设项目由于工期紧张,日夜赶工、风雨兼程。很多建设单位建设行为无法达到《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合规要求。深环盐田不予罚字[2020]第07号行政案件中,某建筑公司在中午或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但被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定为“不可抗力因素”“其他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 《深圳市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第六版)》总则作出不予处罚决定。这类案件存在一定争议,也体现环境问题蕴含的社会复杂性。
此外,还有不正常运行环保设施类、环境信息公开类等等,实践中,也存在非因主管原因造成环境管理不合规,积极采取措施,自主纠正错误,被免除行政处罚的情形。
四、企业环境合规管理三个要点
随着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很快。正如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快速升级转型的环境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生态环境监管要求的提高,给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新的考验。
(一)提升环境合规意识
合规意识提升的第一要素,是熟悉日新月异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依靠专业力量,强化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
上述免罚轻罚规定、不予行政处罚实践,给企业环境合规管理提供了积极和鼓励的信号。生态环境治理不是一味打压,法律明确规定了容错机制,多个地方法规积极响应了轻罚免罚清单制度。
在华经营制造业企业,主动转变观念,实现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不仅是从安环岗位,更是从管理层到全员文化建设,是积极迎接环境合规调整,避免环境法律风险的内在因素。
(二)健全合规管理体系,避免触碰环境合规红线
律师提倡企业在环境合规管理方面,对重点岗位实施定期法律培训,明细对法律风险项的认知、识别能力。从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层面,建立有效的环境合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合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风险预警制度,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匹配相应的执行与监督要求,防范于未然。
(三)有错纠错,积极争取免罚情形适用
上述生态环境行政案例中,企业在不慎触碰法律红线后,之所以能够有效争取免予处罚的结果,还在于积极主动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对自然人而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容错空间,方显良法善治属性。有一些企业出现问题,甚至在收到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后,仍然存在麻痹的思想,或者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面对,耽误了自我改正机会。这其实也是该类企业在环境合规管理中,缺乏危机应对管理机制的表现,包括相应岗位人员的胜任能力,在这些关键时间点是很大考验。对于企业而言,轻微违法行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建议主动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呈递整改情况说明,争取免罚轻罚情节适用。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21年1月20日发布。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55770号-4
Transverture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尚层国际1601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66号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东莞市大朗镇富丽东路226号松湖世家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