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董事之家 财务创新全球化研究 商务创新与全球化 教育系统 国际风险管理 专精特新企业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 集团管控 通商董事会馆 转创全球科创智库 雏鹰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国际税务研究所 瞪羚企业 管理创新与全球化 企业治理
电子商务师 知识产权发展 价值共创 企业科创管理 创业投资企业 全面质量管理 移动支付 私营经济 企业经营 商业模式创新 灯塔工厂 企业产品创新 客户与营销 商业规划 产品检测 金融科技 价值网络 企业创新管理 科技创新企业 精益创新
十四五规划专题 碳达峰中和计划 科技创新 全过程工程 环保技术 数字化转型 碳排放管理 供给侧改革 转创国际技术转移 数控工厂 碳排放管理会计 全面绩效管理 应对气候变化 组织变革与管理转型 国有资产管理 制度智库 进出口企业管理 盈利模式转型 绿色能源与碳核算 气候审计与鉴证 数字化监管
近期关于四川乐山公立医院倒闭的新闻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据“医学界智库”援引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一名职工的消息,早在疫情前,医院亏损面达2000万,欠了多家供应商的钱,每家几百万不等,疫情则成了压垮这家医院的最后一根稻草。公立医院面对抗疫和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未来如何发展必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
公立医院现状分析
1.公立医院业绩欠佳。2020年1-9月数据显示,全国9000家公立医院中,近4000家公立医院亏损逾600亿元。医院受到疫情防控常态化、药品耗材零加成,检查化验价格调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绩效考核评价、医院负债扩建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导致公立医院运营压力较大。
2.二、三级公立医院亏损明显。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了2020年度二、三级公立医院的“国考”成绩。疫情的第一个年头2020年2508家参评三级公立医院中,43.5%的医疗盈余为负,而在2019年亏损的三级公立医院不足20%。二级公立医院同样“日子”不好过,全国共3472家二级公立医院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约四成医院出现亏损情况,亏损的二级公立医院较2019年增加16.75个百分点,疫情过了两年半,一些医院快要撑不住了。
3.公立医院数量逐步减少。公立医院的发展情况,有据可循,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官网公布一系列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11月底,公立医院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8个,公立医院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民营医院增加了1377个,出现了暴增的现象。其实早在几年前,公立医院的数量都在逐年减少。
4.公立医院诊疗数量下降。不仅如此,从公立医院的诊疗人次也可以发现一些端倪,2020年1-11月,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5.1亿人次,同比下降13.0%;民营医院4.7亿人次,同比下降9.4%。2021年1-11月,公立医院32.2亿人次,同比增长28.3%;民营医院5.8亿人次,同比增长24.8%;另外,出院人数,公立医院14835.5万人,同比增长11.1%;民营医院3311.5万人,同比增长7.6%。公立医院的诊疗量在最近的几年内没有明显的增加,部分年份有明显的下降。
此次事件焦点,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前身是成都铁路局西昌分局燕岗线路医院,1994年10月更名为峨眉铁路医院,这段时期医院向包括铁路员工、家属、村民在内五六万多人口提供医疗服务,是医院全盛的时期。2004年9月1日因铁路主辅分离,医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并更名为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当地曾经最好的公立医院,财政专项拨款收入的减少,再加上疫情的来临,迫使医院做出了关闭的决定。
二
公立医院是真的失去优势了吗?
四川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情况是公立医院倒闭的一个缩影,总体来看,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医院疫情发生的这三年,业务都面临较大冲击,处境艰难。
首先,医疗体制改革。
国家其实早在2009年的新医改中就提到了“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具体可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6号》】。)国家政策自从鼓励社会办医、支持民营医院的政策相继出台之后,民营医院的发展好了,对于患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立医院的优势,分流是必然的结果。
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是指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本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依据,内容包括合理设置公立医院数量。公立医院的设置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常住人口数,合理规划设置各级各类的公立医疗机构。明确了公立医院的发展道路一定是先做强再做大。
其次,诊疗人次减少。
公立医院中,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均受到疫情冲击,一级医院诊疗人次下滑严重。公立医院就诊人次基数大,虽然下滑比例小于民营,但营收损失远大于后者,运营压力骤增。
第三,医院的财政支持变化。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中国的公立医院是近一半是亏损的,医疗属于服务性行业,流程繁杂,需要大量的行政和护理人员,1000张床位的三级医院,非教学类医院职工在1500人左右,大型科教研医院超过2000人,人员支出超过营收的一半,除去剩下的物业、水电、药品耗材,对于普通医院来说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财政的支持是很难盈利。仅2018年,财政就补贴了2705亿,疫情期间的这几年补贴的更多,由此可见,财政补贴是公立医院存活的根本,一旦失去这项大额支持,公立医院的存活面临巨大挑战。
三
公立医院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发展高质量公立医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2025年)明确了医疗改革的方向,巩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积极成果,为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要从三个方面的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在明确方向的引导下,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态势,公立医院必须苦练内功,满足社会、区域、机构和个体等不同层面的需求。
其次,重新审视公立医院业务定位。
公立医院需要转变思路“提高服务,留存病源”。一方面瞄准资本市场的热点向着整形美容医院、眼科医院、口腔医院转型,加快进入康复、体检这类非医保付费为主的科室,另一方面走向共享医疗,平台的道路。满足医疗需求用户就医环境多元与分层,提高医院的业绩增长预期,创造出具特色个性的护城河,打破需求用户自然分化选择的市场壁垒。
其中,体检中心正在成为公立医院的“香饽饽”,民营体检机构已发展至白热化阶段,从之前的“宠儿”变成了资本的“弃子”。而公立医院的体检中心还如雨后春笋般,大兴土木。搬迁、升级、重组装修、扩充领地。河南一家二级医院的院长用1500万,在2021年6月把县医院体检科变成了一栋四层独立的体检中心,营收大涨260%。山东一家县公立医院把体检科升级为健康体检中心,2019年升级后健康体检中心营业流水从200万增至1200万。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由十几间钢板小平房发展成1500平米的四层健康管理中心,每年服务6万余人,科室年营收占医院总营收的10%,净利润是所有科室第一。而今体检科成为医院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变得不可忽视。甚至有些体检科从医院的主体中独立出来,发展到院外,科室有独立的房子、设备、人员。让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不仅承担体检的职责甚至能为医院引流成为“招牌”。发展体检中心等于直接给医院积攒或者扩大了一批病源,对于体检出现异常的人员被医院直接通知去复诊或者挂号门诊。
第三,提高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能力。
从外部看,完善分级诊疗,坚持预防为主,急慢分治。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分布。例如,社区医院提供预防、康复、小医疗。二级及以上医院提供合理诊疗和分流。医保采用DRG系统明确规范,各种疾病的诊疗方案和费用水平,超标的大检查和过度医疗,医院只能自己负责。
从内部看,推进公立医院的薪酬改革,通过在院内实现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切断个人薪酬与科室收入的挂钩,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价格,杜绝过度医疗,提高医生的“阳光收入”。并且重点铺垫好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达成与员工利益分配结构的优化,在保证医院业务营收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员工自主管理积极性,在亏损艰难度日的当下是实现医院整体业绩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之,公立医院目前还有诸多变革整合之后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做到大刀阔斧改革并不容易,短期之内,公立医院必须承受时代变革带来亏损的阵痛,化被动为主动,实施统一筹划和协调举措,迈向高质量新发展阶段。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55770号-4
Transverture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尚层国际1601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66号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东莞市大朗镇富丽东路226号松湖世家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