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海能技术(430476)在北交所上市,至此,北交所上市企业达到117家。
本周,北交所共有3家企业上市,6家企业过会,发行审核保持较快节奏。
自9月以来,北交所新股发行审核提速明显,已有23家企业上会,当前上市“后备军”持续扩容,全国股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撰文称:北交所正处于功能逐步优化、生态逐步完善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聚集一批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形成龙头撬动作用。
新股上市首日两极分化
“三低”概念股亿能电力表现出色
今日,海能技术上市首日破发,开盘跌超10%,报9.75元,截至收盘,海能技术报10.88元,涨幅0.00%,成交额1.07亿元,振幅12.13%,换手率17.65%,总市值8.86亿元。
图/Wind
据悉,公司主要从事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获得发明专利25项,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20%。
本次北交所上市,公司拟募资1.088亿元,用于海能技术生产基地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价为10.88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4.98倍,发行股份数量1000万股。
而在10月10日本周一,另一家科学仪器公司新芝生物(430685)也登陆了北交所,成为北交所“生命科学仪器第一股”。
新芝生物是我国较早从事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核心围绕生物样品处理、分子生物学与药物研究、实验室自动化与通用设备三大类产品开展,多次被评为“行业十大品牌”。
深耕行业二十年,公司瞄准进口替代方向,攻关“卡脖子”技术,先后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基因枪、第一台细胞融合仪等产品,构筑起技术护城河。
如今,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生命科学仪器领域产品线组合较为齐全的自主创新厂商,仪器设备供应于“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中科院等知名科研院所以及药明康德等全球领先新药研发生产服务企业等,并在业绩端不断刷新纪录,连续6年营利双增,2022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分别增长23.03%和14.20%,业绩增长势头不减。
不过,新芝生物上市首日同样出现破发,开盘报14.01元,跌幅6.60%,当日盘收13.30元/股,跌幅11.33%,成交额6455.02万元,换手率12.36%,振幅10.60%,总市值11.81亿元。
本周上市的公司还有亿能电力,与海能技术和新芝生物上市首日破发不同,亿能电力上市首日表现出色,开盘价8.50元/股,盘中最高达9.79元/股,较发行价上涨95.80%,几近翻倍,收盘涨幅收窄至69.8%。单日成交额1.16亿元,换手率为73.79%。
亿能电力主要从事应用于高速铁路、居民商用配电、工矿发电企业、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变压器、高低压成套设备、箱式变电站系列产品(包括箱式变电站、箱式电抗器等产品)、抗雷圈等电力设备。公司目前已是国内高铁输配电细分领域市场龙头企业之一。
2019年~2021年,亿能电力实现营收约为1.65亿元、1.68亿元、2.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07.77万元、2348.69万元、2632.9万元,呈增长态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亿能电力上市首日股价大涨主要受益于“三低”概念,即低市盈率、低发行价和低流通市值,与此前的科创新材、中纺标上市首日走势近似。公司发行价为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3.13倍,发行后总市值3.5亿元。
6过5!迅安科技暂缓审议
本周上会企业共6家,分别为倍益康、迅安科技、星昊医药、雷特科技、康普化学、柏星龙,其中有5家企业“闯关”成功,迅安科技则“暂缓审议”,成为9月以来首家暂缓审议的公司。
图/北交所
在上市委会议上,迅安科技被问及关于经营稳定性、供应商依赖、资金往来规范性、募集资金使用等问题,公司的保荐机构被要求对个人卡资金往来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并就下列事项发表明确意见:个人卡与高管自有资金是否存在混同使用的情形,是否已完整披露通过个人卡收取的发行人销售等款项以及代垫费用,监事会主席吴雨兴向李德明的借款是否来源于发行人资金、是否构成违规行为,发行人在资金管理方面是否存在其他异常或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
迅安科技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电焊防护面罩、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及相关配件,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金属加工、汽车、建筑、航空航天、船舶、维修、采矿、个人防护等行业。
从业绩来看,迅安科技最近几年业绩保持增长,2021年盈利规模超过57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5598万元,同比增长33%。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同比小幅下滑,净利润为1828万元,同比减少两成。
在此之前,多家曾暂缓审议的公司,在二度上会后最终通过,如曙光数创、基康仪器等,迅安科技能否顺利闯关,还需进一步观望。
下周中科美菱上市,111天创最快上市记录!
根据北交所“公开发行日历”,下周10月18日,中科美菱将正式登陆北交所,届时,中科美菱也将成为北交所设立以来最快上市的企业,自申请获受理至上市仅历时111天。
图/北交所
此前,中科美菱就以37天创下北交所开市以来最快过会纪录,其发行申请于6月29日获北交所正式受理,并于8月5日顺利过会。
中科美菱成立于2002年,以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布局生命科学、智慧冷链、家庭健康三大业务板块,产品涵盖-196℃至8℃温区,已广泛应用于医疗系统、血液系统、疾控系统、卫生系统、高校科研机构、生物医药等企业,以及基因工程、生命科学等领域。
2021年7月,公司被评定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信息,公司2020年度及2021年度主导产品生物医疗领域低温存储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在安徽省排名第一,国内产品排名位居前三。
业绩方面,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归母利润4129万元。
此次上市拟募集资金总额4.45亿元,将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将年新增9万台低温存储设备的生产能力,新增年产液氮生物容器4000个、医用洁净工作台3000台、生物安全柜3000台、钣金喷涂件10万套的生产能力,公司经营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同时,下周10月19日还将有2家企业上会,为特瑞斯和国航远洋,特瑞斯多年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各类天然气输配专用调压、计量集成设备以及LNG应用的配套装备,国航远洋则主要经营干散货运输业务,包括国际远洋干散货运输、国内沿海以及内河干散货运输,公司主要以电煤运输为主,是国内沿海电煤运输量最大的企业之一。
发行审核提速
周贵华:北交所需形成龙头撬动作用
自9月份以来,北交所新股发行审核明显提速。9月份10场上市委会议17家企业上会,创下年内单月上市委会议、上会企业数量最多记录。而10月份仅一周便召开了3场上市委会议,6家企业上会,发行审核保持较快节奏。
同时,根据北交所网站数据,当前北交所上市企业“后备力量”明显壮大。截至10月14日,北交所在审企业共有126家,其中15家已受理,37家已问询,16家上市委审议,3家提交注册,55家中止。
全国股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在最新出刊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研究》撰文称,当前,北交所正处于功能逐步优化、生态逐步完善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聚集一批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形成龙头撬动作用。
周贵华进一步提出,推动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包括:实施企业培育、挂牌准入、日常监管、上市审核一体化“流程再造”,提高审核质效,让优质企业更快上市、更好发展;加强发行上市审核质量控制,更好发挥上市委把关作用;增强行业包容性,扩大市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覆盖面。
在北交所示范效应下,新三板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愈发明显,新三板挂牌公司年内新增196家,超过去年同期的3倍。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55770号-4
Transverture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尚层国际1601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66号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东莞市大朗镇富丽东路226号松湖世家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