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0PXQFQ7Y(P~4838LJ_]L.png

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17875936848

法信
| 信用中心

银行信用 信用管理咨询 商业信用 市场研究 信用评级动态 信用分析 信用修复 信用规制 信用标准化 信用保险 信用治理 信用大数据 信用合规 外资金融机构入驻指南 企业信用管理 融资信用

|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发展 知识产权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海关知识产权 全球知识产权 地理标志保护 知识产权管理

| 诚信中心

诚信管理 会计诚信建设 315中心 政府诚信 社会诚信 审计诚信 诚信评级 合规与诚信

| 估值分析

基金估值核算 估值分析 会计与财务分析 并购分析 商业分析与估值 杠杆收购 股权收购资产评估

| 转创信评

信用评级 评级方法 评级报告 联合信用 债券评级

| 资产管理

REITs 资产管理 资产证券化

| 内控中心

医院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内控 会计内部控制 理财公司内部控制 采购内部控制

| 征信中心

尽职调查 企业征信 征信报告

| 转创评值

项目投资决策 资信评估 价值评估 企业价值 估值工具 企业价值评估 估值风控 并购估值

| 资产评估事务

资产评估研究 土地评估 知识产权评估 资产评估咨询 特许经营权评估 古建筑评估 价格鉴证 不良资产评估 无形资产评估 房地产估价

| 金融估值

基金估值 债券估值 财务估值

| 数据资产评估

数字安全 数据资产 数字出版

| 信用研究

信用研究 债券市场研究 信用风险研究 债券信用

| 信用分析常见问题解答 | 近期欧美银行业震荡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启发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法信 > 信用研究 > 信用风险研究

2023年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宣布倒闭;3月19日,为救助瑞士信贷,瑞士银行宣布收购瑞信,瑞信的AT1债券被全额减记,一系列事件引发欧美银行业震动。我们梳理了本轮欧美银行业震荡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启发。

我们认为国内银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发生类似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国内银行业受此次欧美银行业震荡的直接影响很小。

瑞信AT1债券被全额减记事件提醒了国内投资人银行永续债的股权属性,有可能间接提高高风险中小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工具的难度和成本。

该事件也启示国内银行业加强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自身资本韧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1.中国银行业对此次欧美银行业震荡的直接敞口有多少,是否会发生损失?

我们认为中国银行业受硅谷银行事件的影响很小,几乎无传染风险。我们估计中国银行业几乎没有对硅谷银行和其他美国中小银行的直接敞口(浦发硅谷银行可能有少许敞口),所以并没有直接敞口影响。

国内部分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会有一定的国外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高级债权敞口,但在表内持有国外银行 AT1 等混合资本债的可能性不大。银行如果持有其他银行永续债,其风险权重为 250%,因此少有银行在表内持有外国银行 AT1 债券。我们认为中国银行业不受此次瑞信 AT1 减记的直接影响。另外,瑞士银行宣布收购瑞信之后,瑞信信用质量稳中向好,国外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此次震荡中发生严重风险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预计,经历此次欧美银行业震荡,国内的银行监管机构和银行会加大对国际银行风险敞口的管理,未来发生重大风险的可能性降低。国内本土银行对外国银行的敞口规模小,即使是发生极端的违约事件,对国内银行的盈利性会有边际性影响,对总体信用质量负面影响可控。

如果国外银行业发生严重风险,对在中国经营的子行会有较大影响。由于截至目前在国内开设法人子行的主要国际大行的信用质量仍然稳定(我们对其最近的信用质量评估情况见附录),国内的外资行经营正常,信用质量保持稳定。唯一受到明显影响的是浦发硅谷银行。由于浦发硅谷银行的另外一个主要股东是浦发银行,而且该行是独立经营的国内法人实体,虽然信用质量受硅谷银行破产影响而大幅下降,但我们认为近期违约风险仍然可控。

总之,由于国内银行业对欧美银行业的直接敞口不高,业务关系不强,且经济社会环境截然不同,我们认为此次事件在国内的传染性很低。国外银行业恐慌情绪不会对国内的机构和储户信心造成重大冲击

2.中国银行业会受到此次欧美银行业震荡的哪些间接影响?

瑞信 AT1 债券被全额减记的事件提醒了国内投资人银行永续债的股权属性,可能提高国内高风险中小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工具(尤其是永续债)的难度和成本。瑞信 AT1 债券被减记事件说明,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于高风险银行资本混合债是否发生损失和损失程度有很大的决定权。我们认为,对于资本发生严重困难的国内高风险中小银行,其混合资本债的损失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监管的态度和政府对银行的救助措施。瑞信 AT1 债券全损,先于银行股权吸收损失的特殊情况对国内银行混合资本债的损失吸收顺序并无直接借鉴意义。中国银保监会对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吸收损失的顺序和条件有明晰的规定。

最近欧美银行业震荡可能对国内银行业产生的另一重大间接影响在于国内监管对此次事件的理解和后续采取的行动。此次事件再次表明了银行业作为高杠杆的特殊行业,对市场信心非常敏感,个别机构可能发生高风险,并对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预计此次欧美银行业震荡可能推动国内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国内银行业监管,比如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和融资稳定性管理,加强对国际机构敞口的监控和管理,以及控制银行业杠杆等。

3.中国银行业是否会因为利率风险发生类似硅谷银行程度的风险事件?

中国目前通胀总体稳定,央行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因此目前不会发生类似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由于政府对于银行业的支持态度,我们认为国内银行业的融资将保持稳定,不会出现行业性的存款流失情况。另外,目前国内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内商业银行业的市场风险敞口很低,近期由于市场风险发生严重亏损的可能性不大。截至 2022 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业的风险加权资产中 92%为信用风险,只有 1%为市场风险。另外,由于国内目前尚看不到利率大幅提升的拐点,也能够为存在高久期风险的银行压缩久期、完善市场风险管理赢得充足的时间。

4.中国银行业资产端的期限结构是怎么样的?

国内商业银行业资产以一年期限以内的资产为主。国内总资产过万亿的 31 家商业银行截至 2021 年末的总资产中有 69%是在一年期限以内,15%为 1-5 年,10%为五年以上。总体来看这些银行的资产负债错配在合理范围以内。

我们认为国内大部分对公存款的稳定性良好。与欧美经济体相比,国内有高比例的国有经济成分。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存款的稳定性较好。国内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国企和国有银行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协调,对防止对公存款挤兑会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预计国内绝大部分银行都具有稳定的融资基础,流动性风险主要集中在个别高风险中小银行。不可否认的是,个别高风险中小银行面临存款流失和同业挤兑的风险。在银行业 2022 年总体存款保持良好增长的环境下,我们注意到个别高风险银行的存款增速显著放缓。另外,在包商银行事件中,同业挤兑是该行最终无法正常经营的直接原因;而在后续的风险化解中,该行部分同业资金遭受损失。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个别高风险中小银行,在市场压力环境下,会存在存款流失和/或同业挤兑的风险。

6.未来影响中国银行业信用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在可预期的未来,中国银行业信用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仍然是信用风险,尤其是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在压力情景下,疫情下的小微企业延期贷款风险、房地产开发商风险和尾部城投风险会对部分国内中小银行的资本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详见研究《尾部城投对银行业不构成系统性风险,但个别城商行承压明显》)。

因为政府对金融稳定的高度重视,我们预计国内绝大多数银行的高级债权投资人近期不会遭受重大损失。我们预计各地地方政府将继续发行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帮助当地银行缓解资本紧张的局面。过去几年中,也频繁有地方政府或其下属国企为地方银行注资,补充银行资本的实例。因此截至目前,虽然经历疫情和房地产等多重考验,自包商银行事件以后,国内并未发生重大的银行违约事件,仅有太子河村镇银行和辽阳农村商业银行两家小银行在 2022 年破产。个别高风险银行的混合资本债在未来几年可能面临较大损失风险。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期表示,“落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提升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大规模的他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安排。自救应成为当前和今后应对金融风险的主要方式”。混合资本债作为银行吸收损失的证券类型,有可能在未来高风险银行风险化解中发挥其应有的“自救”作用(详见《国内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工具信用评级答疑》)。

7.此次硅谷银行事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发有什么?

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历史上银行风险事件多由信用风险引发。但在利率急剧变化的环境下,利率风险可能突然激增。银行应审慎开展资产负债管理,关注资产久期可能带来的利率风险。融资稳定性的重要性。在融资快速流失的情况下,银行账簿上持有到期的资产会因为被迫出售而产生预料之外的市场风险,引发资本损失。所以稳定负债端对于管理资产端的市场风险有重要意义。

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生存的根本。银行是高杠杆行业。国内商业银行业的平均净资产/总资产比例为8%。也就是说,即使只是个位数百分点的银行资产发生严重信用或市场风险,也可能严重危机银行资本充足性。银行资产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非常敏感,负债端对市场信心非常依赖。因此银行业需要完善健全风险管理才能保证长期稳定的经营。

从宏观层面来看,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环境对银行业的信用质量有重大意义。长期过低利率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某些高风险行为(例如过分拉长投资组合久期,提高杠杆,贷款或投资业务风险偏好增加),过低的净息差也会影响银行的盈利和资产生成能力,成为日后加息周期的风险隐患。

8.如何看待加息时期的银行潜在损失的信用影响?

如果银行流动性紧张,且得不到央行的流动性支持,也没有其他紧急流动性资源或手段,银行就可能在加息阶段被迫出售长久期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证券组合,导致潜在损失实际发生。我们在下文中从财务报表会计处理、监管资本计量和标普信评银行资本评估三个角度来理解加息时期的银行潜在损失。


转创君
企业概况
联系我们
专家顾问
企业文化
党风建设
核心团队
资质荣誉
领导智库
专家库
公司公告
加入转创
战略合作伙伴
质量保证
咨询流程
联系我们
咨询
IPO咨询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投融资规划
企业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管理
竞争战略
集团管控
并购重组
家族办公室
资产管理
股权设计
企业管治与内部审计
企业估值
价值办公室
内控咨询
投资银行
管治、内控及合规服务
法律咨询
服务
管理咨询服务
投融资规划
人力资源
资产评估服务
会计服务
科技服务
资质认证
ESG服务
商务咨询
转创法信
内部控制服务
转创投服
金融服务咨询
企业服务
财会服务
翻译服务
财审
金融会计专题
财税中心
国际财务管理
税务师事务所
财税法律服务
会计中心
财务咨询
内部审计专题
审计创新与全球化
代理记账中心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智库
审计中心
审计及鉴证
专项审计
审计工厂
审计咨询服务
金融
纳斯达克
并购交易服务
北交所
IPO咨询
深交所
上交所
直通新三板
董秘工作平台
独立董事事务
SPAC
资本市场服务中心
澳洲上市
加拿大上市
香港联交所
新交所
金融分析师事务所
合规
合规与政府管制
企业合规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法证会计与反舞弊
反洗钱与制裁合规
反垄断中心
企业合规管理咨询
合规中心
转创全球企业合规
合规律师事务所
金融安全与合规
海关及全球贸易合规
ESG合规
反欺诈中心
合规中心(产业)
知识产权合规专题
私募股权基金合规
ESG
绿色金融
ESG环境
监督中心
ESG社会
监管中心
全球ESG政策法规
ESG咨询
ESG治理
CRS中心
ESG中心
纪检监察
SDG中心
政府管制
法信
信用中心
知识产权
诚信中心
估值分析
转创信评
资产管理
内控中心
征信中心
转创评值
资产评估事务
金融估值
数据资产评估
信用研究
管理
并购重组
转创国际企业研究所
创新创业
转型升级
投融资规划
管理咨询
企业管理可持续
环境评价与双碳计划
人力资源
咨询与战略
转创产研
法律
刑事法律服务
资本市场法律服务
财税金融法律事务
转创国际合规律师
民商事法律服务
人力资源与劳动法律
公司法律服务
转创法信事务所
科技与知识产权专题
风险
警察中心
危机管理
金融风险专题
风险管理中心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法律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师事务所
国际风险研究
风险管理咨询
风险中心
黑客中心
风控中心
操作风险专题
安全中心
转创
转创深圳(深莞惠)
转创广佛
转创系统
转创梅州
客家经济
转创珠三角
转创潮州
转创网校
转创厦门
转创国际汕头
转创揭阳
转创国际研究院
中国转创科学院
18318889481 17875936848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