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董事之家 财务创新全球化研究 商务创新与全球化 教育系统 国际风险管理 专精特新企业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 集团管控 通商董事会馆 转创全球科创智库 雏鹰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国际税务研究所 瞪羚企业 管理创新与全球化 企业治理
电子商务师 知识产权发展 价值共创 企业科创管理 创业投资企业 全面质量管理 移动支付 私营经济 企业经营 商业模式创新 灯塔工厂 企业产品创新 客户与营销 商业规划 产品检测 金融科技 价值网络 企业创新管理 科技创新企业 精益创新
十四五规划专题 碳达峰中和计划 科技创新 全过程工程 环保技术 数字化转型 碳排放管理 供给侧改革 转创国际技术转移 数控工厂 碳排放管理会计 全面绩效管理 应对气候变化 组织变革与管理转型 国有资产管理 制度智库 进出口企业管理 盈利模式转型 绿色能源与碳核算 气候审计与鉴证 数字化监管
一、开启航行
假如我们来到大航海时代,皇帝派你出海去探险,从欧洲出发绕过非洲好望角,继续向前发现新大陆,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2个选项:
1、 当然是到底出海探险这件事可不可行
2、 我该怎么规划行驶路线?
出于人生安全的第一考虑,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1”,也就是可行性如何?
那么,关于可不可行,在不刻意学习的情况下,你会按照怎样的逻辑展开思考呢?
其实,仔细搜索下你的思考逻辑,无外乎:
这段时间的天气如何?距离有多远?
航海技术做到什么程度?自身船员能力如何?
船的结构扛风浪能力如何?我们储备的物资能够航行多远?
有没有出海先例?他们是怎样对抗海洋上的恶劣环境的?
万一船只损坏、船员生病应该如何应对呢?这次出行能有多大收获呢?
等等这些。
其实,在对抗未知的海洋的时候,我们本能意识地就开始了规划程序。
二、顶层规划思维
就像面向大海的巨浪,规划本质是对抗不确定性,希望将不确定的风险降到最低。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开来:
一个人具备顶层设计的框架思维,是做任何不确定性事务的基本素质,不仅涵盖:商业类规划、房屋类规划、人生规划、旅行规划等等,其实都是可以适用的。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能否从人们本能的、经验的意识思考中,找到通用的分析框架呢?
现在我们回顾航海场景下的思考要素,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刚才碎片的思维结构化,其中:
天气、距离、技术,我们叫他们“外部分析”。(如下图的1“外部诊断”)
有没有出海先例,别人是怎么做的,这就做“标杆分析”,(如下图的1-标杆研究)
我们的船员航海能力与船的抗风浪能力,这属于“内部分析”,(如下图的2“内部诊断”)
船只损坏、船员生病如何应对,这属于“可行性的风险预判”,如下图的3“可行性-风险评估”
这次出行能有多大收获呢?这属于“可行性机会判断”,如下图的3“可行性-机会评估”,
下图描述了整个规划逻辑。
总归下来,其实就是要知道:
为了做成这件事情,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我们具不具备这个条件呢?
预期收益有多大?
中间产生的风险,我们做好应对准备了吗?
这便是我们做顶层设计的“前提式条件思维”,有了这个前提,然后再去思考该怎么规划的问题。
三、项目举例
2017年,我接到机场协会的一个委托项目,项目想在全国建一个贵宾服务的网络平台,我便用了上图中1/2/3的方法判断这个网络平台的可行性。项目里:
1、外部诊断:产业环境分析
输入:市场的成熟度、市场结构分布、竞争关系、竞争对象分析
输出:机会和威胁
为什么要做产业环境的分析呢?因为环境是不确定性,动态的,无论如何,组织都无法脱离环境影响,独立生存,企业是在环境的物竞天择的机制下生存的,比如:国家发布十二五规划给出产业的各种引导政策、比如技术影响,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比如,国家经济从追求高速到高质量发展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发展造成机会和制约,提醒企业拥抱机会,回避潜在风险。
那么,我们该如何分析产业环境呢?
举例:
本次项目里,我主要使用的是“PEST”模型(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来分析机场贵宾服务所面临的环境威胁和机会。
项目中间的分析过程我就不介绍了,最后,我得出结论,贵宾服务的平台化,其机会是大于风险的。记住,机会和威胁是做外部分析的输出内容。如下图:
2、外部诊断:市场分析
输入:市场的成熟度、市场结构分布、竞争关系、竞争对象分析
输出:机会和威胁
如果产业分析偏中观,那么市场分析就更加聚焦于市场发展与竞争关系的梳理。它是通过对市场的成熟度、市场结构分布、竞争关系、竞争对象的单个分析,找到市场的机会和威胁。
举例:我做的机场贵宾服务平台,它面向商旅客户的出行市场,以及未来需要竞争与合作的出行平台市场。
我从行业成熟度、市场结构、竞争关系、竞争对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行业成熟度的分析
我习惯使用成熟度(AMC)模型,这个模型致力于客观呈现产品/应用发展进程,描述产业/市场发展阶段。该模型通过市场中对于产品/应用的认可度来描述产业/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如下图:
(2)市场结构的分析
我习惯用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模型,将产业的上游、下游以及职能支撑单元,通过一个生态视图进行展现,清晰明了。
(3)竞争关系分析
关于竞争关系,较常使用5力模型(竞争者、供方、买方、替代品、潜在进入者)分析产业的竞争分布。由此,找到未来主要竞争对象以及可能的合作对象。
(4)竞争对象拆解
按照竞争类型分布,依次按照不同类型的竞争对象,从:经营状况(规模、产品、服务布局)、发展策略、价值链分布以及资源与能力5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并利用SWOT模型,总结其优势、劣势,以及对我们的竞争和威胁。如下图:
3、外部诊断:用户分析
输入:目标客群的人口属性、地理属性、心里属性、行为属性、需求属性、价值属性
输出:机会和威胁
关于客户分析,主要分两类:
第一类:描述目标客群的分析,我们在做市场营销规划的时候,通常会用STP模型(市场人群细分、选择适当的市场目标和定位)帮助定位,此时,我们在筛选客群的时候就需要从人口、地理、心理、行为、需求和价值几个维度对客户进行画像分析。
第二类:基于价值导向的分析,主要围绕客户运营过程中的分析,帮助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客单、复购,推广效率,为企业创造营收。
如下图:
在本项目中,我主要是针对机场客户、在线客户以及新族群展开分析,从消费人群人口画像、行为、投诉、期望方面,找到平台面对的机会与威胁。如下图:
举例:Z世代人群的画像
以上,我们对产业、市场和用户做了分析,这仅局限在外部诊断方面,你会发现整个过程充满了结构和推理。通过本篇文章,我想告诉你规划其实就是“机械观”和“经验观”,充满了经验模型,但并不是要你死记这些模型。
机械观:规划过程就是从一级框架到二级框架,三级框架层层展开,框架就是模型,这里并不是要让你死记硬背这些模型,然后机械式的套用,而是提倡灵活使用。模型维度很多,应用场景很多,在机械刻板之上,我们更应该发挥创造性和灵活性,如:据实际项目需要,寻找更为适配的模型,或者创造性的优化模型,提出新的维度。这样才能发挥机械论的作用。
经验观:任何模型都是经验的总结,但经验有其适用条件,不能概括所有,所以真正的高手善于发现模型使用的前提和约束条件,也就是你要知道满足何种前提,模型才能有效使用。比如:我经常说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生理、安全、社交、被尊重、自我实现)难以解释玩手机、打游戏、抽烟、酗酒这类“上瘾需求”。所以,经验有其适用前提,不能生搬硬套,模型便是如此,它只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应该结合现实场景灵活使用才是真。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55770号-4
Transverture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尚层国际1601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66号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东莞市大朗镇富丽东路226号松湖世家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