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会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无形资产会计 交通会计 政府管理会计 建设会计 涉税会计 工会会计 会计工厂 国企会计 会计监督 会计信息化 商业会计 教育会计 数字会计 财政会计 电子发票
信息技术审计ITA 国际审计与内部监督 电子数据处理审计EDPA 数字化函证 国际审计准则与实务 大数据审计 数据采集与审计 区块链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 电子数据审计 电子商业汇票跨境支付 可信安全体系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经费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大幅度下降。但是在对各单位公务的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公务经费的开支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一)支出票据不规范
1、支出票据要素不全。票据的要素主要包括票据类型、日期、使用单位、票据内容、计量单位、单价、金额大小写、开票单位、印章、开票人等相关内容。就检查的情况来看,报账的支出票据大多存在要素不全问题。
2、支出票据附件不齐全或无附件。支出票据附件是用来证明该票据所列业务真实性的重要凭证,附件不齐全或无附件就难以证明入账票据的合理合规。就检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单位入账列支的经费存在这样的问题。
3、支出票据所列业务张冠李戴。发票与附件所列的经济业务或所列的时间不一致。
4、支出票据审核审批不合规。支出业务应该由经办人经办、业务科室和财务主管审核、分管财务领导审批,缺一不可。检查中发现,有的单位支出发票只有经办人和分管财务领导的签字,有的还直接自签自报。
5、使用过期的发票入账。过期发票是指过了有效使用期的发票,一是发票版本过期,二是发票使用时效过期,三是发票已废止不用。使用这些发票入账,掩盖了支出业务的实际情况,很难证明其所列支出业务的真实性。
6、结算凭证用作支出凭证。目前很多单位有内部结算凭证,这些凭证只能作为往来或临时性结算使用,不能作为支出凭证入账。检查中发现,有些单位为了方便或规避税收,就使用其内部结算凭证报账列支出。
7、使用大额不合规发票。按政策规定,不得列支涉及“礼品、烟、高档酒、娱乐、大额副食”等相关内容的发票,而且小额副食发票也必须有相应的附件。就检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单位仍然存在此类发票,有的甚至是几张大额连号发票且无任何附件入账列支,还有的使用印章不全的定额发票一次性开支几万元且无任何附件。
(二)直接白条支出
白条支出,一是直接规避了税收,二是很难证明支出业务的真实性,三是直接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白条支出的方式主要有:
1、直接打白条列支出。检查发现,在某个单位,村或个人领取的专项补贴资金是直接打白条领取,导致村里领取的补贴收入未能入账,容易形成账外账。
2、自制凭证列支出。一是支付证明列支。有的单位因为发票不及时不就手,就直接打个证明条说明一下,报账时作单位支出。二是造表列支出。有些单位有些支出没有发票,或发票不好入账,为了规避事实就造个表说明一下,报账时作单位支出。三是自制单据列支出。很多单位内部食堂的“公务接待费”午餐费开支,都是自制报账清单,在单位列支出。
3、市场上购买支出凭证列支出。有些单位有些支出不好列支,又没有正规发票,就在市场上购买无税务或财政监制的票据入账作支出。
(三)假伪发票支出
假发票是有意或无意使用的不真实的或过期无效的发票,伪发票是有意制造或使用的发票。检查中发现,有些单位支出中存在很多从武汉市场上购买的发票,那些机打的和定额的发票,使用者明知是假的却还要到单位报账列支出,这就是使用伪发票。
(四)违规支出
违规支出就是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超范围超标准支出。一是超范围超标准列支经费。检查中发现,大多数部门和单位的接待费都严重超标准或超预算。二是违规发放补助和津补贴。一些部门和单位平时发放双休日、节假日值班补助,重要节日发放节日补助等福利。还违规发放岗位补贴和岗位特别奖,均直接在经费中列支。三是包干经费造表领款。所谓包干经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而实行的经费预算,并不是一种补助资金,该经费必须用于业务工作,决不能人为私自发放。
(五)在专项资金中列支行政支出专项资金是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它不能与行政经费等同混用。
检查中发现,在专项资金中列支公务接待费、违规补助和津补贴、公务会议费、公务办公费等问题普遍存在,从而改变了专项资金的性质和用途,而且还规避了公用经费的实际支出量。
(六)转移行政经费支出
就是把应该属于本单位本部门列支的行政支出转嫁到其他位置列支。一是直接在下属单位报销属于本单位的行政经费支出。二是在相关单位往来账中虚列虚挂支出,三是通过与下属单位的往来结算转移经费支出。检查中发现,有的单位利用与下属单位之间的门面租金结算,将本属于该单位结算的支出转移到其下属单位挂账结算。
(七)不在规定的科目列支经费
不在规定的科目列支经费支出,人为地改变了经费支出的性质。检查中发现。有些单位为了使“三公经费”不超标,在“办公费”、“差旅费”、“其他费”甚至往来账款中列支“公务接待费”、“小车费”。
(八)大量现金支付经费开支
现金结算经费支出难以准确确定和核算经费支出的真实性,不利于经费管理。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预算体制不健全。由于部门预算中对公用经费的预算不规范、不细化。部门和单位没有支出预算的约束红线.往往就会导致没有节制地开支经费,超范围、超标准开支或变相开支。检查起来没有规定的标准,处理处罚也没相应的标准。
第二,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制度主要是指支出的列支操作规定和监督机制。一是部门和单位没有制订一系列的财务管理规定,包括财务核算、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管,或是虽有制度,但制度设计不完善、不合理,不能很好地指导财务管理和核算。二是缺乏制约的监督机制。单位的财务长期没有公开。也没有内部的审计和监督,干部根本不了解、不清楚单位的财务情况,财务就成了算账管账的部门。
第三,多年的惯性做法。一是单位财务及财务主管人员财务法规意识淡薄,认为只要是不贪没占就会没事,吃了喝了浪费了不会犯法犯规。二是多年来部门和单位超标准、超范围开支经费,但没有谁因为这个而受到处理处罚,从而认为经费用了不会有事。三是多年来形成的攀比之风,认为你能超标准、超范围开支,我也能,反正大家都一样。四是多年来违规支出经费的处理处罚力度不够,没有形成震慑力。
三、建立财务监管机制
首先,建立源头控制制度,从源头上规范财务行为。一是完善和细化支出预算。在编制部门预算、单位预算时通过科学核算和预算,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公用经费细化到每一项公用支出上来.特别是对“三公经费”等实行规范细致的预算,形成开支标准,使每一项经费支出都有章可循。二是建立本单位内部支出考核制度。年初根据经费预算把每一项经费支出量化到每旬每月每季,出台内部考核办法,分月分季量化考核。三是推行公务卡结算。公务卡结算可以把支出量化到每一个时间节点上,可以准确地核算公务经费支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能杜绝现金支付经费开支行为,利于经费管理。
其次,建立相关操作制度,从过程上规范财务行为。一是制定严格的核算制度。从报账票据到财务核算都进行明确具体的规范.并形成相应的监管约束,杜绝不按规定不按程序不按科目核算行为。二是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出台公务接待、差旅开支、补助补贴、奖金津贴、会议培训等系列支出详细规定和制度,便于核算、操作和检查。三是建立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并严格按规定实施和检查。
再次,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全方位监管财务行为。一是建立常态化监管制度。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审计检查和财政监督的监督检查力度,使监督检查成为常态化的工作并深入到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中。二是整合监督检查资源。对财务行为的监管应该有统一的检查标准和处理处罚措施,整合多方检查资源。促进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三是建立检查整改制度。对监督检查出来的问题,不仅要责令限期改正,接受相应的处理处罚,而且还要建立回头看的约束机制.看整改的态度、整改的力度、整改的措施、整改的做法、整改的结果、整改的效果等,举一反三,达到切实解决问题的目的,规范财务行为。
最后,建立处理处罚制度,从根本上约束财务行为。一是建立问责制度。对查出的违规违纪责任人员,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过错追究和问责。二是建立惩处机制。对查出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和违规违纪资金,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还要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55770号-4
Transverture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尚层国际1601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66号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东莞市大朗镇富丽东路226号松湖世家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