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0PXQFQ7Y(P~4838LJ_]L.png

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17875936848

产服
| 产业中心

体育产业 新能源产业 能源与电力 预制菜产业 轻纺工业 安全与应急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

| 企业与产业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 安全企业管理 制造企业管理 卫生企业管理 企业转型升级 工程企业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 医药企业管理 电力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 食品企业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 软件企业管理 能源企业管理 汽车企业管理 环保企业管理

| 行业中心

新鲜牛肉市场 酒店业 旅游休闲与饭店业 服装服饰 孕婴童用品 餐饮美食 奶茶饮品

| 转创产研

现代服务业 教育产业 中医药产业

| 城市中国

阳江发展 茂名发展 湛江发展 湛江教育

| 转创科研

食物与营养研究所 标准化科学 医药健康研究所

| 全球城市

新南威尔士

|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工委会 一二三产融合 乡村振兴规划设计 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

| 创新创业中心

创新创业创投创意 BIM工程 制造业创新 《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别分表》 创新创业与可持续 智能制造 民营企业与经济 管理信息系统 科技企业管理 智能企业管理

| 转型升级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 消防企业管理 转型升级 装配式建筑 并购重组动态 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业转型升级 教育转型升级 外贸转型升级 能源转型升级 地产转型升级 制造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转型升级 服务业转型升级 产品质量管理 产业科技管理 环境监测

| 数据经济与网安

信息与软件 系统集成 人工智能 互联网+ 网络工程 数字经济 数字安全 视觉传达设计 工业互联网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创新中心 电子信息产业 工业物联网 数字转型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信创产业 网络安全产业 无人机 数据资产 数字出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绿创中心

绿色建筑 节能减排 低碳转型

| 双碳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与脱碳管理 NGO中心

| 热点关注丨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服 > 绿创中心 > 绿色建筑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0部门近日印发《“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清洁生产审核为抓手,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清洁生产,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探索清洁生产区域协同推进模式,培育壮大清洁生产产业,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清洁生产推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生产产业不断壮大。

《方案》明确,要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对标节能减排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钢铁、水泥熟料等行业新建项目严格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对不符合所在地区能耗强度和总量控制相关要求、不符合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或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予以停批、停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在钢铁、建材等行业选择1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工程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其中,建材行业清洁改造工程要推动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料,推广水泥窑高能效低氮预热预分解先进烧成等技术,完成8.5亿吨水泥熟料清洁生产改造。

同时,要推动建筑业清洁生产。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推广使用再生骨料及再生建材,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建筑业清洁生产管理范畴。

《方案》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强清洁生产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性研究。围绕污水资源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方向,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一批重大技术装备。

《方案》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行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整体审核试点。研究将碳排放指标纳入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工程要以钢铁、建材等行业为重点,选取100个园区或产业集群开展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探索建立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审核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附: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发展历程及绿色建筑经典案例

0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02、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基本级。

2006年首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布实施至今,绿色建筑经历了快速发展期,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简称“2019版《标准》”)重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原有的“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拓展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5大指标,标准覆盖建筑的绿色、安全、健康等多方面性能。将健康建筑、海绵城市、智能建筑、建筑工业化等新技术和新理念融入绿色建筑要求中。


03、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

*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 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004年9月建设部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


*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2012 年5月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3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近5年,中国绿色建筑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12年绿色建筑项目数和面积均相当于2008年至2011年的总和。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近5年,中国绿色建筑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12年绿色建筑项目数和面积均相当于2008年至2011年的总和。“城镇化要转向新型城镇化,就意味着作为城镇化最基本的细胞——人类的住房必须要更新形式,从传统建筑转向绿色建筑。未来,必须把节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中。” 

尽管中国绿色建筑发展速度快,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高成本绿色技术实施不理想、绿色物业管理脱节、少数常用绿色建技术由于存在缺陷并未运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专家评审机构尽责到位、政府监管到位、公开透明社会监督到位、补贴处罚机制到位、绿色物业运行维护服务到位等“五个到位”,严把绿色建筑质量关。


                                                  

04、绿色建筑经典案例介绍



联合国在2015年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
△ 资料来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于2015年制定的17个全球发展目标。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已明确碳中和约束目标与实施战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
△ 资料来源:China Dialogue

面对地球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的加速,可持续性设计俨然已经成为了探讨环境问题和应对地球危机的必备解决方案之一。

根据UNEP(联合国环境署)2020年全球建筑和施工状况报告,2019年建筑和施工占全球最终能源使用量的35%,占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8%。因此,建筑成为了全球能源消耗的主要贡献者,可持续理念建筑的实施,不论从什么层面,都会带来相当程度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 资料来源:(IEA 2020d;IEA 2020b)。版权所有。改编自“IEA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and Balances”和“Energy TechnologyPerspectives”。
可持续性建筑是通过利用对周围生态系统或社区无害的设计方法、材料、能源以及开发空间,并遵守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来解决建筑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在“可持续性之绿色未来”的研究策略中,以减少碳排放量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制定了“低碳、零碳、负碳”三个绿色建筑的段位标准。我们又筛选出相对最具绿色建筑特征的代表,并按标准给予估值,看它们在如何为地球的生态环境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海洋天堂——马尔代夫临空经济区,是我们创造的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生命之城”。将热带文化,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相融合,赋予建筑以生命的意义,同时缓解传统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 Click on the picture to view more details © CAA architects
可持续能源系统设计让整个建筑群中70%的能源消耗通过自身循环供给,实现了绿色能源的回收与利用。

碳排放量评估值:70%
面对全球环境的复杂性问题,建筑的可持续性虽然不存在任何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出于对项目完整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进行的考量与平衡,众多建筑事务所及研究机构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正在为更健康的地球做出贡献。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CopenHill 能源工厂和城市休闲中心  

设计机构:BIG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50%
项目地址/年份:丹麦哥本哈根,2019年
CopenHill是一座41,000平方米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拥有城市休闲中心和环境教育中心,将社会基础设施转变为建筑地标。顶部有滑雪坡、远足径和攀岩墙,体现了享乐可持续性的概念,同时符合哥本哈根成为2025年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绿色屋顶解决了高处公园具有挑战性的微气候问题,在吸收热量、去除空气微粒和最大限度减少雨水径流的同时,重新形成了生物多样性景观。斜坡下方的熔炉、蒸汽和涡轮机每年将440,000吨废物转化为足够的清洁能源,为150,000户家庭提供电力和区域供暖。铝砖堆叠而成连续立面,使得日光可以透过中间的玻璃窗进入设施深处。

奥林匹克之家,国际奥委会总部  

设计机构:3XN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20%
项目地址/年份:瑞士,2019年
3XN围绕运动、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三个关键要素设计了新的国际奥委会总部,通过创新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筑物的环境影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建筑之一。
低流量水龙头、厕所和雨水收集减少了建筑物的用水量;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减少了对电网电力的需求;建筑物表皮通过气密设计和内表皮上的三层玻璃实现极佳的隔热效果,同时向内凹陷和向外突出流动形态,获得更多表皮面积用于采光和观景。
Kolon 集团研究及开发中心

设计机构:Morphosis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40%
项目地址/年份:首尔,2018年
Morphosis突破材料、技术和设计的极限,打造出一座拥有独特外观且可持续的建筑,体现了Kolon集团在创新、技术与可持续方面的责任与愿景。
©Jasmine Park, Roland Halbe

该建筑通过可持续手段以达到LEED金牌和韩国最严格的可持续性认证的目标:绿色屋顶;回收材料;利用泡沫甲板减少30%的混凝土用量;经过参数化设计的立面独特遮阳系统,用以平衡阴影和视野;同时使用Kolon的高科技面料芳纶来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
Bloomberg 欧洲新总部大楼

设计机构:Foster+Partners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50%
项目地址/年份:伦敦,2017年
Bloomberg欧洲新总部大楼在其形式、体量和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具备由内至外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范例,获得了BREEAM的杰出评级。
©
立面的砂岩结构框架使得玻璃墙荫蔽其中,扇片的大小、倾斜度和密度依据朝向和日光照射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在为建筑带来视觉层次和韵律的同时,也构成了自然通风系统的一部分。

©F
©
天花板为该建筑开发的另一个独特和创新元素,其独特的“花瓣”抛光铝板具有多种作用:天花板饰面、光反射器、冷却元件和声学衰减,结合成一个节能的集成系统。
零碳建筑是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可以独立于电网运作,能够依靠太阳能或风能运作。这种建筑在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的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

Bauhofstrasse 酒店

设计机构:Von M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0
项目地址/年份:德国,2019年
Von M建筑事务所完成了一座碳中和酒店,由纤维水泥瓦制成的独特白色外墙,使用预定的木制模块,创造了一个可持续的建筑。

设备齐全的房间模块由当地木材制成,现场安装。预制模块生产完成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运输到安装。总计使用了440立方米的木材,通过储存和替代效应永久提取了总共880吨的二氧化碳,所用木材补偿了二氧化碳密集型材料混凝土的使用,实现碳中和。

Kathleen Grimm 领导力和可持续性学校

设计机构:SOM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0
项目地址/年份:纽约,2015年

Kathleen Grimm领导力和可持续性学校是美国第一所净零能耗学校,这座技术尖端的大楼从场内可再生能源收获的能源足以满足其每年的消耗。通过设计,该学校比公立学校减少50%的能耗。

在优化建筑的朝向和体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光伏电板阵列和日照获得能源及良好采光。同时还采用的可持续和低能耗措施:超紧密高性能建筑外墙、天窗采光走廊、节能照明装置、低能耗厨房设备、暖房和蔬菜花园、地热交换系统、能量回收型通风设备、按需控制通风和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设计机构:Studio 505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0
项目地址/年份:墨尔本,2010年

Pixel是澳大利亚第一座能够自给自足用地所需要的能量和水,且碳排量为零的办公建筑。赋予Pixel标志性的多彩外墙,是一个简单但复杂的零浪费组装,回收的彩色面板提供最大化的日光、阴影、视野和眩光控制。

Pixel从根本上突破了绿色建筑可实现的界限,实施了许多新的可持续建筑技术:复杂的集水系统、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热冷却等。

负碳是将实体的碳足迹减少到低于中性,从而使实体具有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而不是添加二氧化碳的净效果。负碳建筑,也被称为“积极气候建筑”(climate positive),其设计目的是吸收比其使用寿命内消耗更多的碳。

布利特中心

设计机构:Miller Hull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30%
项目地址/年份:西雅图,2013年
布利特中心的设计寿命为250年。2016年,布利特中心从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能量比所有用途所需的能量高出近30%。因此,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净正”能源建筑之一。

该建筑在现场获得10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资源:由575块光伏电池板组成的244千瓦的屋顶太阳能电池阵列供电;收集利用落在现场的雨水;净零能源和水、堆肥厕所、无毒材料、FSC木材等。
Pierre Chevet 体育中心

设计机构:Lemoal Lemoal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35%
项目地址/年份:法国,2021年

Lemoal Lemoal使用大麻混凝土块在法国建造了第一座用生物材料建造的公共建筑:Pierre Chevet体育中心。大麻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环保的。

大麻混凝土由天然废料制成,是一种高性能还环保的建筑负碳材料。工业大麻对生长环境要求低,且周期短,生长时每公顷种植可从大气中吸收8到15吨二氧化碳,是顶级的二氧化碳转化生物质的转换器之一。体育中心的主要建材通过在距建筑工地500公里的范围内种植和制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运输排放并帮助当地经济发展。

Powerhouse Telemark 能源大楼

设计机构:Snøhetta 建筑事务所
碳排放量评估值:-70%
项目地址/年份:挪威,2020年

Powerhouse Telemark为环境可持续建筑的建设设立了新标准,与类似的新建办公室相比,其年净能源消耗量减少了70%,并且产生的能源多于其整个建筑的消耗量。

24°倾斜建筑屋顶,确保从光伏顶篷和建筑的光伏电池立面上获得最大量的太阳能。外墙和屋顶每年将产生 256000千瓦时,大约是挪威家庭平均每年能源使用量的20倍,剩余的能源将被卖回能源网。该建筑还采用了保守但高效的照明系统,以降低人工照明的需求;以及具有弹性和低能耗的可持续坚固材料等。

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绿色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


来源:建筑时报


转创君
企业概况
联系我们
专家顾问
企业文化
党风建设
核心团队
资质荣誉
领导资源
专家库
公司公告
资源与智库
战略合作伙伴
质量保证
咨询流程
联系我们
咨询
IPO咨询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投融资规划
企业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管理
竞争战略
集团管控
并购重组
家族办公室
资产管理
股权设计
企业管治与内部审计
企业估值
价值办公室
内控咨询
投资银行
管治、内控及合规服务
法律咨询
服务
管理咨询服务
投融资规划
人力资源
资产评估服务
会计服务
科技服务
资质认证
ESG服务
商务咨询
内部控制服务
转创投服
金融服务咨询
企业服务
财会服务
财审
金融会计专题
法证会计
国际财务管理
会计中心
财务咨询
内部审计专题
审计创新与全球化
代理记账中心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中心
审计及鉴证
专项审计
审计工厂
审计咨询服务
税务
财税中心
转创税务
华税律所
纳税筹划
税收筹划
IPO财税
国际税收
涉税服务
金融
金融风险管理
纳斯达克
并购交易服务
北交所
IPO咨询
深交所
上交所
直通新三板
董秘工作平台
独立董事事务
SPAC
资本市场服务中心
澳洲上市
加拿大上市
估值分析事务
香港联交所
新交所
金融分析师事务所
股权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
企业顶层架构设计
股权合规
案例研究
员工激励
股权风险管理
股权顶层设计
股权投资
股权质押
股权设计
知识产权出资入股
股权激励
合规
合规与政府管制
企业合规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法证会计与反舞弊
反洗钱与制裁合规
反垄断中心
企业合规管理咨询
合规中心
转创全球企业合规
合规律师事务所
金融安全与合规
海关及全球贸易合规
ESG合规
反欺诈中心
合规中心(产业)
知识产权合规专题
资产评估合规
私募股权基金合规
法信
征信管理
信用中心
法信中心
信用评级
价值办公室
联合资信
国际信用
安企中心
转创法信
诚信管理
法信中国
管理
并购重组
转创国际企业研究所
创新创业
转型升级
知识产权
投融资规划
ESG中心
管理咨询
资产评估
人力资源
IPO咨询
高企认定
法律
刑事法律服务
资本市场法律服务
财税金融法律事务
转创国际合规律师
民商事法律服务
公司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转创国际法律事务所
转创系
转创网校
转创法信
转创国际合规研究所
中国转创通讯社
转创国际税务师
18318889481 17875936848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