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0PXQFQ7Y(P~4838LJ_]L.png

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17875936848

风险
| 警察中心
| 危机管理

价值创造与危机咨询 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冲突管理 刑事危机应对 危机管理

| 金融风险专题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全球化 信贷风险管理 担保风险管控 合同欺诈 非法集资 非法传销 期货风险 股价风险

| 风险管理中心

人工智能风险管理

|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 法律风险

合同风险 刑事风险 法律风险实务 互联网审判

| 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外汇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 企业动态风险管理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缺陷 涉税风险管理 内保外贷风险控制 专利诉讼风险

| 风险控制师事务所

海南风控技术中心 税务风险应对 风险管理服务 风险预警 审计风控

| 国际风险研究

气候与环境风险管理 全球黑灰产业 全球通缉 海外资产风险 大宗商品交易和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管理 外贸风险管理

| 风险管理咨询

信用风险管理 股权风险管理 财务会计风险 刑事风险及规制 风险评估

| 风险中心

工控安全 合规风险 黑恶势力 金融风险 安全风险 税务风险 廉政风险 私募风险 腐败风险

| 黑客中心
| 风控中心
| 操作风险专题

外部金融犯罪风险 内部金融犯罪风险 内部合规风险 外部合规风险 运营风险 财产安全性风险

| 安全中心

治安与社会稳定风险 生物安全 水安全

|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效率评价研究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风险 > 风险控制师事务所 > 审计风控

【摘 要】针对全要素影响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效率参差不齐现状,文章结合我国独立审计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采用数据包络法等分析了具有证券资格的39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效率情况。静态分析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风险控制中非货币性计量属性特征的投入产出要素指标对其风险抵御能力影响显著,除国际“四大”和国内“八大”中部分事务所TE均值为1外,多数本土事务所都未达到1。动态分析看,Tfpch≥1的进步型事务所占比77%,0.9≤Tfpch<1的弱退步型事务所达21%,Tfpch<0.9的强退步型事务所占比3%(仅1家)。本土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效率相对较低,且存在审计风险控制综合技术水平与利用效率不同步提高等问题。为此,提出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加强审计报告质量监管和推动风控技术转型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审计风险控制效率,特指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风险控制(以下简称审计风控)资源投入与产生风险抵御效果之间的比例关系[1],是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实施审计风控要素结构、规模投入、资源和技术占用的综合效果反映。要素投入越充分,资源和技术占用越优越,事务所的审计风控效率越高;反之,风控效率越低。作为独立执业的事务所,最考验的就是抗审计风险打击的能力。所以,通过评价审计风控效率,有助于事务所正确研判要素投入恰当性和分析资源技术占用合理化,为进一步作出有效风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理论分析

(一)审计风险控制环节

审计风控贯穿审计实施各阶段。业务约定阶段,需谨慎承接经评估确认为高风险的客户,并安排经验丰富的审计师实施审计质量监控,还应每年重新评估高风险客户,综合考虑后决定是否续约[2];检查阶段,因审计时间和业务量等因素影响无法进行全面审计时,可在确认重大错报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施分步测试,这样既能实施最少的审计程序,又能将检查风险降到最低[3];报告阶段,当关键审计事项中包含新增重大错报风险事项时,事务所会通过提高审计收费的方式实施审计风险控制[4],同时审计师应客观公正发表意见,严控报告类型选择、撰写质量和使用范围,降低报告披露风险[5]

(二)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效率

学术界认为审计风险控制效率的构成要素包括注会人数、合伙人数量、风管委设置情况、分所数量、总部城市综合得分、成立至今年数、审计时长、业务收入、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客户净增数、非标审计意见比例、处罚和惩戒情况等[6]。当事务所投入足量的风控资源却未能获得相应的风险抵御能力时,风控效率就会降低,表现为注会未能勤勉尽责地实施审计程序并公允地出具审计报告,造成审计失败,使事务所及注会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7]。事务所需积极投入可能影响审计风控的要素来提升审计质量,如事务所设立能够保障审计质量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内部管理机制[8]、增加分所数量提升审计师与客户沟通效率[9]、培养更多认知多元化的审计师[10]、合理配置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人员、提升审计与信息披露质量等,进而提高事务所整体审计风控效率。

国内外学者对审计风险及控制效率展开的广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宝贵的成果借鉴和参考,不过运用DEA模型从动态和静态双维度评价本土事务所审计风控效率的还相对较少,这为本选题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学术探索空间。

二、审计风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一)审计风控效率影响因素

效率,通常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审计风控效率指事务所取得审计风险管控成效与所投入经费、时间、人力成本等的比值。审计风控成效是审计主体通过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执行所生成的审计风险管控抵御能力。静态看,审计风控效率就是事务所同一时期实施审计风险的投入产出比,或是投入既定审计风控资源所能或应该产生的风险抵御能力或效果;动态看,审计风控效率应为事务所连续年份实施审计风控实现的动态风险抵御能力情况。静态效率体现了事务所对特定审计项目或当期审计业务的风控重视程度和业绩成就;动态效率不仅体现了事务所重视产出量、成本、收入或利润等目标下的经营安全率绩效,而且体现了事务所稳健经营、努力赶超先进的决心。可以看出,审计风控效率表现为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两种,但都由审计风控投入和产出两大要素构成。投入是事务所为管控审计风险而支付的审计人力(注会数量、风管组织人员配备等)、经费(薪酬、车旅、办公等)、时间等,不同时期的不同项目,因其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质量要求不同而投入要素有所差异;产出是指能体现抵御能力的客户净增量和业务收入等经营成果创造力、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数量或次数等审计安全维护性能等。虽然投入是创造产出的必要条件,但也需考虑投入量的恰当性和“边际效应”,并高度重视投入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通过发挥审计风险管理委员会、项目审计巡视督查和审计报告复核等职能,促进事务所审计风控投入资源的科学整合、分配、组织和协调,力求实现最佳风控效果。

就独立审计而言,不仅需独立地承担市场主体的商业性风险,而且需独立承担源自行业监管机构、委托单位或被审单位追究责任的执业风险。风险范围的广泛性和种类复杂性决定了事务所审计风控的严峻性,也成为考验事务所成长的最重要指标。换言之,风险控制是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的“安全带”和“防火墙”。事务所兴衰,最看重的往往不是经营收入、业务范围、执业能力和利润等业绩指标,而是风险管控能力和抵御能力指标。这才是审计风控效率的本质内涵。由此可见,审计风险投入的高低,并非产出的决定因素,事务所持续不断地加强风险导向的审计管理,实现审计资源有效配置,才是确保既定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能量的关键。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最小化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化风控效果,是所有事务所实施审计风控时追求的风控效率目标。因此,审计风控投入与产出成为衡量审计风控效率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而加强审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风控效率目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能够间接地保障投入产出效果。但审计管理本身并不能体现效率成果,所以不能作为考察审计风控效率水平的直接要素。这样就形成了分析评价事务所风控效率的决策性指标体系。其中,每项决策指标的落实都由其特定或若干个子指标共同发挥作用,形成落实执行的方案性指标,从而架构出事务所审计风控效率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审计风控效率影响要素与指标结构

(三)重要指标说明

1.风险管理委员会设置

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风管委),旨在专门监督事务所审计风险识别、评估、应对措施落实和评价风险管理效果。实践证明,设立认真履职的风管委,事务所风控体系会不断健全完善,风控效果显著增强;反之,其风控效率就相对较低。所以,风管委设置与审计风控效率正相关。基于此,将设置风管委的事务所赋值为1,否则为0。

2.注册会计师数量

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注会)是事务所审计风控的重要投入要素。通常,注会数量越充足,经验和技术互补性越强,审计风险控制效率越高,但需与事务所业务规模和结构相适应,避免注会人才资源浪费和出现人浮于事而削弱审计风险抵御能力。

3.审计时长

审计项目的平均审计时长体现出事务所的谨慎程度。事务所分配给项目组充足的审计时间,注会取证工作越细致,取证充分有效性越强,检查风险越低,但需把握审计时长的“边际效应”,避免浪费过多审计资源和成本。有效审计时长计算公式为:

4.分所数量

开设分所是事务所经营规模与业务扩张的体现[9]。随着业务量增加和服务范围扩大,审计资源力量不断增加,资源整合、质量体系建设和风险管理任务更加艰巨。所以,分所数量越多,审计风控投入应越大。

5.总部所在城市综合实力得分

作为审计风控的战略主体,事务所总部所在城市综合实力(以下简称总部城市实力)决定注会人才和业务资源集聚力,进而影响到事务所风控效率。总部城市实力越强,吸引注会精英越多,审计风控能力越强,风控效果和效率越高。所以,总部城市综合实力与审计风控效率成正比。

6.业务收入

业务收入是衡量事务所风险管控的最终成果[1]。从行业特性看,事务所每笔审计业务收入都有可能潜藏风险。换言之,被审单位通过委托审计价格的方法,将其重大错报风险转移给事务所。所以,事务所取得审计业务收入堪称是“风险收入”,也成为风控投入的资金来源和保障,是审计风控效率的构成要素之一。

7.客户净增量

以高效率风控为保障提供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审计服务,是事务所维护审计信誉、赢得客户信任的主导要素。审计风控能力越强,审计报告质量越高,吸引客户越多。通常,事务所每年新增客户量与流失客户量之差即为客户净增量,但须剔除因监管部门规定强制轮换和事务所风险评估后决定不再承接的客户流失量,以避免影响审计风控效率的衡量标准。

8.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

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是审计报告质量的体现,通过披露信息向公众传达除非标审计意见外其他重大错报的可能,降低风险溢价[11]。关键审计事项是否做到应披露尽披露,反映出注会的风控思想、水平和能力,是评价事务所审计风控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9.是否出具过非标准审计意见

被审单位总期望通过无保留意见的标准审计报告来转移自身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注会能否遵照审计事实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出具审计意见,是对其风控能力的考验。凡是未出具过除标准无保留意见外的其他审计意见的,赋值为0,否则为1。

三、数据来源与方法选择

(一)决策单元(DMU)集合

本文以中注协公布的“2017—2020年度业务收入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中具有证券资格的39家事务所作为决策单元集合进行研究。所选39家事务所是中注协每年公布在“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汇总表”中的事务所(不含瑞华),这些事务所社会公信力普遍较强,风控质量较稳定,具有行业代表性。将39家事务所按品牌分为三类:一是国际“四大”,即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安永华明、毕马威华振;二是国内“八大”,包括立信、天健、致同、大华、天职国际、信永中和、大信、中审众环;三是27家国内“非八大”,包括中兴华、中兴财光华、北京兴华、容诚、中天运、中审华、亚太、中汇、广东正中珠江、众华、天衡、中审亚太、希格玛、中勤万信、上会、利安达、苏亚金诚、天圆全、永拓、中证天通、华兴、公证天业、立信中联、和信、四川华信、中喜和中准。

(二)数据来源

所选注会数量、分所数量、业务收入数据,均来源于中注协公布的“2017—2020年度业务收入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事务所总部所在城市、风管委及相关机构设置情况通过查询各事务所官网获取,总部所在城市综合实力得分数据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客户净增量数据来源于中注协公布的“2017—202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机构变更情况明细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数据来源于CNRDS数据库,将这些数据与CSMAR数据库中“2017—2020年上市公司审计机构”数据及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比对,并剔除ST和*ST公司、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及数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等;审计时长、非标准审计意见数据等源于CSMAR数据库中“2017—2020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数据。由于注会数量、审计时长、城市得分、业务收入的原始数据数值过大将对审计风控效率结果产生过度影响,在不改变数据性质及相关关系前提下,适度压缩变量尺度,减少极端数据影响,因此对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

(三)研究方法选择

为分析事务所审计风控效率影响因素,本文构建符合事务所审计风控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揭示各要素对审计风控效率的作用。DEA是运筹学中一种计算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常用方法,由Charnes和Cooper等于1978年创建,主要应用于面板数据的效率研究。因其无需预先做任何参数假设估计,也无需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能避免决策者主观评价带来的影响,固在效率评价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本文选取多角度投入产出指标分析各决策单元效率情况,并为非技术有效单元提出改进目标,探寻可努力挖掘和积极提升的空间。

DEA中最常用的模型有规模报酬不变的CCR模型与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所选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为规模报酬可变行业,运用DEAP2.1软件中DEA-BCC模型进行样本效率静态分析。静态风控效率是指同一时期固定风控技术水平下的效率分析。BCC模型是Banker(1984)等对CCR模型进行的改进,主要包括三项指标:一是综合技术效率值(TE),指影响审计风控效率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值;二是纯技术效率值(PTE),即事务所在风控过程中对现有资源如审计风管委、注会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等的利用程度与水平;三是规模效率值(SE),系在审计资源与风控水平一定时,事务所现有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的差距。三者关系式为TE=PTE×SE。具体模型如下:

模型中m为m种投入,r为r种产出,Vd(ε)为决策单元效率,n为决策单元的个数,xj、yj分别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观察值,λj为决策单元规模收益,S-i、S+i分别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松弛改进量,θ为决策单元的效率值。

考虑到BCC模型只能分析一期数据,所以运用DEAP2.1软件中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动态分析。动态风控效率,即对事务所在持续多个年份风控活动中发生的风控投入产出状况,分别测评其不同的审计风控效率,以反映不同年份的审计风控效率变化动态。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是Rolf Fare(1997)等将非参数线性规划法与DEA相结合形成的生产力效率模型,主要运用的指标包括全要素审计风控效率变动值(Tfpch)、技术水平进步值(Tech)和技术效率变动值(Effch)等。其中,Effch由纯技术效率变动值(Pech)与规模效率变动值(Sech)相乘所得,关系式为Tfpch=Tech×Effch=Tech×Pech×Sech。具体模型如下:

模型中(xt,yt)和(xt+1,yt+1)分别为t和t+1期不同投入、产出数量组合;Dt和Dt+1分别为相应时期DEA-Malmquist中的距离函数,表示特定时期向量扩张的最大值。

四、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效率评价

(一)静态评价

风控效率静态分析是不考虑时间因素影响的风控效率分析,旨在评价事务所常态下的风控资源投入与应生成的风险抵御能力之间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一般应通过对事务所风控综合技术效率、资源管理能力及规模效益情况评价,找寻影响事务所风控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以便资源配置调整,并遴选出风控效率标杆事务所。

1.风控综合技术效率

一般来说,TE=1为效率相对有效,0.8≤TE<1为效率近似有效,TE<0.8为相对无效率。将2017—2020年TE值分为[0.8—0.9)、[0.9—1)、1三个阶段,如表2所示。

表2 DMU各年TE值分阶段描述性统计

4年间TE均值分别为0.973、0.984、0.989、0.99,均大于0.9且呈递增趋势,39家事务所整体审计风控综合技术效率近似有效,但仍有进步空间。普华永道、天健以及排名相对靠后的中汇、四川华信等12家事务所4年TE均为1,占整个决策单元集合的31%。可见无论排名先后,充分利用事务所风控资源,可使审计风控综合技术效率达到最高。

表3为2017—2020年按品牌区分风控综合技术效率的统计情况。

表3 2017—2020年按品牌区分效率描述性统计

4年间,国际“四大”TE均值始终为1,审计风控效率在行业持续领先。国内“八大”中,立信、天健、信永中和及中审众环TE值始终为1,个别年份大华、天职国际、大信TE值为1,但未能保持连续,而致同连续4年TE值均小于1。4家TE值小于1的事务所均受SE影响,事务所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城市综合实力状况审慎决定分所是否设立,而不是盲目扩张致使事务所风控效率受到影响。国内“非八大”中,中汇、天衡等4家事务所TE值始终为1,虽排名不在前列,但能够充分了解自身情况,在审计过程中合理控制审计风险,是各事务所学习的榜样;华兴有3年TE值为1,虽与中汇等有差距,但也在持续稳步增长,不断靠近。从中发现,国际“四大”和国内“八大”的TE均值始终高于整体水平,国内“非八大”则恰恰相反,说明本土事务所风险管控较差,存在问题多,改进空间大,建议这些事务所学习先进标杆所的风险管理经验,强化安全经营意识,合理规划风控投入,科学配置资源结构,用有限资源的投入换取最多、最大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稳健经营,做实做强再逐步做大。

2.风控资源管理能力与规模效益

PTE为事务所在风控中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程度。PTE=1,意味着事务所风控资源充分利用,风控管理水平高;否则,说明风控资源利用不充分,风控资源管理差。4年间,PTE为1的事务所从32家升至38家,说明行业整体风控资源管理能力逐步增强,风控资源有效利用程度日益充分。从规模报酬(SE)看,SE=1,表明事务所规模效益最优;否则,不论递增或递减,都反映其实际规模效益存在差距和比较劣势。4年间,全国有23%的事务所SE始终递减,15%的事务所SE逐步转为递增或递减,31%的事务所SE处于持续波动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普华永道、天健等12家事务所SE连续4年不变,而大华、容诚等适时整合分所注会资源,迅速提升风控效率,使规模效益达到最佳。

3.风控资源配置差量分析

差量分析是DEA的独特之处,通过分析非有效DMU需改进的方向,为非有效DMU管理层找到提升效率的方法,从而改善事务所审计风控无效状态,表4是非有效DMU需调节风控资源占比情况。从行业整体需调节情况进行分析,更有益于找寻通性问题并做出调整。

表4 非有效DMU需调节风控资源占比情况(产出导向)

(1)产出角度。业务收入及客户净增量需调增的事务所平均各占55%,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需调增的事务所平均占53%,非标准审计意见需调增的事务所平均占8%。这些事务所大部分属于国内“非八大”,他们需要通过增加客户数量及审计收入来分担审计风险。同时发现在提出审计意见及披露关键事项时也存在外界因素影响,大华、容诚等事务所通过增加关键事项披露数量及非标审计意见数量使审计风控效率明显提高。真正想提高审计风控效率,事务所应谨慎选择客户签订业务约定书,对存在问题的审计客户应公允进行关键事项披露和报告类型选择,谨防因信息披露和报告类型选择失误而受到处罚。

(2)投入角度。风管委投入的风险监管资源需调减的事务所平均占24%,4年内从41%降到3%,风管委整体风险监管水平提高,天圆全事务所的风管委可根据审计风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监管资源,实现审计风控效率提升;注会数量需调减的事务所平均占2%,为安永、大华、和信3家事务所,注会数量经调减后达到审计业务实际需求,使审计风控效率持续提升;审计时长需调减的事务所平均占48%,虽然审计时间越充足,发现问题可能性越大,但投入过多时间资源会对风控效率产生影响,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容诚、希格玛等通过调减审计时长使审计风控效率提高;分所数量需调减的事务所平均占47%,分所数量过多会削弱事务所审计风控能力,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减分所数量或加强对规模较小分所的监管力度,从而提升整体审计风控效率。

4.效率标杆分析

(1)DMU标杆分析。将2017—2020年各决策单元TE值和被参考次数进行分类,可分为强势效率单元(TE=1且被参考次数≥1)、边缘效率单元(TE<1且被参考次数≥1)、非边缘效率单元(TE=1且被参考次数=0)以及明显无效率单元(TE<1且被参考次数=0)四类,如表5所示。

表5 TE和DMU被参考次数分类描述性统计

4年内强势效率单元数量相对稳定。其中,普华永道、天健、中审众环、广东正中珠江一直属于强势效率单元,且最少被参考1次,最多被参考21次,充分体现其审计风控效率的行业领先地位。从资源管理和事务所规模上看,事务所排名与声望并不是决定审计风控效率的主要因素。边缘效率单元有希格玛和天圆全,虽然TE值小于1,但PTE却为1,说明其善于利用风控资源和技术来提高审计风控效率,值得其他事务所学习。

(2)效率标杆总部空间位域差异分析。对20家强势效率单元总部所处城市空间位域差异进行统计,事务所总部在一线城市北京7家、上海4家、广州1家,在新一线城市南京2家,武汉、成都、杭州各1家,在二线城市济南、无锡、福州各1家。说明国内一、二线城市对优秀注会人才吸引力强,但同业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考验也相对较大,从而促使事务所正视大城市环境,持续不断地加强风险管理资源投入和优化组合,确保审计风控效率提高。

(二)动态评价

风控效率动态分析是将事务所各年风控效率高低情况视作一个持续变动过程,将时间因素考虑其中,从风控技术与规模视角,动态地对影响和制约审计风控效率提升的因素展开分析,并对效率进步型总部空间位域差异进行比对,探寻风控效率提升空间。

1.审计风控效率

根据事务所审计风控效率动态分析结果,本文将全要素审计风控效率变动情况分为三类:进步型(Tfpch≥1)、弱退步型(0.9≤Tfpch<1)、强退步型(Tfpch<0.9)。进步型事务所30家,占比77%;弱退步型事务所8家,占比21%;强退步型事务所1家,占比3%。在进步型事务所中,北京兴华、中天运、中审华Effch>1且0.99<Tech<1,因风控技术与规模提升带动审计风控效率提高;在弱退步型事务所中,德勤Tech<1、中兴财光华和亚太Effch<1,还有致同等5家事务所因Tech和Effch双重影响导致审计风控效率较低。虽在静态分析中德勤和广东正中珠江TE值始终为1,但动态分析后这两家事务所却成为退步型,Tech均小于1,说明风控技术水平也是决定审计风控效率的重要因素。反观两个模型中审计风控效率均最高的普华永道、四川华信等10家事务所,无论排名先后,合理配置风控资源,不断提升风控技术水平和能力,审计风控效率会随之提高。

事务所连续年份效率变动均值如表6所示。4年内,39家事务所Tfpch均值为1.014,属于进步型,仅2017—2018年属于弱退步型,因Tech<1所致。由近几年效率变动情况看,虽然Tech在稳步提升,但Pech却在逐年递减,从进步型变成弱退步型,说明审计风控技术水平开发与利用不同步,因而拥有风控技术资源和驾驭技术的能力,是保证审计风控效率持续提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同时,事务所应吸取瑞华教训,多关注规模效益和资源整合对风控技术的影响,以免妨碍审计风控效率提升。

表6 事务所连续年份效率变动均值

2.效率进步型总部空间位域差异分析

对技术水平进步型(Tech≥1)和风险控制进步型(Tfpch≥1)事务所总部所处城市空间位域差异进行统计,如表7所示。

表7 技术水平进步型与风险控制进步型事务所总部所在城市描述性统计

总部位于一线城市的事务所风控技术水平更高,更有利于事务所对各分所技术支持和风控战略的制定。结合效率标杆分析对比发现,总部位于北京的事务所,无论是对资源的整合管理、规模的控制,还是现有风控技术水平发挥,都较同行业其他事务所更突出。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39家会计师事务所2017—2020年数据进行动态和静态双维度分析,发现行业整体审计风控综合技术效率近似有效,但本土“非八大”事务所审计风控效率低于行业整体水平,审计风控能力亟待提高。通过投入产出差量分析,找寻事务所提升风控效率的空间,可设置风管委加强整体风险监管来促进审计风控综合技术效率利用程度,进而提升审计风控效率。国内“非八大”审计风控效率均值始终低于行业整体水平,说明本土事务所风险管控能力较差,应加强向标杆事务所学习,努力打造高素养注会队伍,提高综合技术水平与利用效率,增强审计时长等资源投入,严格审计风险管理,谨慎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评价,严格按准则出具有非标意见和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段的审计报告,全面提升审计风险抵御能力。事务所总部所处城市空间位域差异对其风控效率提升有显著正相关影响,但绝非风控效率水平的决定因素,事务所要因事制宜,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跻身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引发市场资源矛盾和经营风险。研究还发现,事务所审计风控中存在技术水平持续进步而利用程度不断减弱等现象和矛盾。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配置风控资源,强化风险抵御能力

中注协发布《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会协〔2007〕33号)后,各大事务所开始“强强联合”,并在各地设立分所,吸纳更多注会,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但在实现“做大”的路上却没有意识到应先“做强”,过分增加分所和注会数量,不仅提升风控成本,浪费风控资源,而且影响注会的沟通效率。2012年中注协又发布《关于支持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做强做大的若干政策措施》(会协〔2012〕64号),事务所应意识到要先“做强”再“做大”,将手中的业务做精做细,根据审计业务实际需求对风控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实现最佳的风险抵御能力,从而提升事务所审计风控效率,实现稳中“做强”,逐步“做大”。

(二)加强审计报告质量监管,提升注会风险责任意识

审计风控过程是审计风险博弈过程。当被审单位期望注会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时,意味着“期望”的背后隐藏着一定的经营业绩问题不想被审计披露真实意见,并试图将自身风险转嫁给审计,如果审计不加强风控,等于接受了被审单位转嫁风险,自身就陷于风险旋涡。应加强审计报告质量监管,对报告的使用范围,应明确认定追踪用途,防止被有心人利用导致事务所承担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审计风控效率是审计风险的分配过程。表面看,审计风险主体是事务所,但实际还包括注会。所以,注会要有人人自危的风险意识,自觉强化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树立“风险有我”的执业自律觉悟和危机意识,积极开展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评估,积极采取按评估风险上浮确定风险责任分配的措施。风险责任意识是审计风控的思想保证,科学严明的风险管理是审计风控效率的长效保护屏障。

(三)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推动风控技术转型发展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财会〔2021〕27号)总体目标中提到要推动审计技术向数字化转型,提升事务所风险管理水平与风险管控能力。但近几年,本土事务所在审计风控技术水平进步的同时,对风控技术的利用程度却在逐年减退,事务所应根据审计实施各阶段的风险状况对风控技术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制定更加完善的风险管控策略。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事务所在政策、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均更具优势,应合理配置区域资源,充分利用区域政策实现区区联动,带动欠发达地区事务所联合探讨完善风控技术手段,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提升事务所及注会行业的整体风控效率。


转创君
企业概况
联系我们
专家顾问
企业文化
党风建设
核心团队
资质荣誉
领导智库
专家库
公司公告
加入转创
战略合作伙伴
质量保证
咨询流程
联系我们
咨询
IPO咨询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投融资规划
企业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管理
竞争战略
集团管控
并购重组
家族办公室
资产管理
股权设计
企业管治与内部审计
企业估值
价值办公室
内控咨询
投资银行
管治、内控及合规服务
法律咨询
服务
管理咨询服务
投融资规划
人力资源
资产评估服务
会计服务
科技服务
资质认证
ESG服务
商务咨询
转创法信
内部控制服务
转创投服
金融服务咨询
企业服务
财会服务
翻译服务
财审
金融会计专题
财税中心
国际财务管理
税务师事务所
财税法律服务
会计中心
财务咨询
内部审计专题
审计创新与全球化
代理记账中心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智库
审计中心
审计及鉴证
专项审计
审计工厂
审计咨询服务
金融
纳斯达克
并购交易服务
北交所
IPO咨询
深交所
上交所
直通新三板
董秘工作平台
独立董事事务
SPAC
资本市场服务中心
澳洲上市
加拿大上市
香港联交所
新交所
金融分析师事务所
合规
合规与政府管制
企业合规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法证会计与反舞弊
反洗钱与制裁合规
反垄断中心
企业合规管理咨询
合规中心
转创全球企业合规
合规律师事务所
金融安全与合规
海关及全球贸易合规
ESG合规
反欺诈中心
合规中心(产业)
知识产权合规专题
私募股权基金合规
ESG
绿色金融
ESG环境
监督中心
ESG社会
监管中心
全球ESG政策法规
ESG咨询
ESG治理
CRS中心
ESG中心
纪检监察
SDG中心
政府管制
法信
信用中心
知识产权
诚信中心
估值分析
转创信评
资产管理
内控中心
征信中心
转创评值
资产评估事务
金融估值
数据资产评估
信用研究
管理
并购重组
转创国际企业研究所
创新创业
转型升级
投融资规划
管理咨询
企业管理可持续
环境评价与双碳计划
人力资源
咨询与战略
转创产研
法律
刑事法律服务
资本市场法律服务
财税金融法律事务
转创国际合规律师
民商事法律服务
人力资源与劳动法律
公司法律服务
转创法信事务所
科技与知识产权专题
风险
警察中心
危机管理
金融风险专题
风险管理中心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法律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师事务所
国际风险研究
风险管理咨询
风险中心
黑客中心
风控中心
操作风险专题
安全中心
转创
转创深圳(深莞惠)
转创广佛
转创系统
转创梅州
客家经济
转创珠三角
转创潮州
转创网校
转创厦门
转创国际汕头
转创揭阳
转创国际研究院
中国转创科学院
18318889481 17875936848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