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又称大鹏半岛,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下辖的一个功能区。位于深圳市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截至2023年初,辖区面积600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29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28千米,常住人口约16.6万。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大鹏新区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交通、人文、名胜古迹、重要人物、对外交流、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大鹏新区


英文名

Dapeng New Area


别名

大鹏半岛


面积

600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深圳市东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14°41′、北纬22°63′(中心坐标)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中国广东省


所属市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行政类别

功能新区


下辖地区

3个办事处


行政区划代码

440307


人口

16.63万人(2022年末)


人口密度

542人/平方千米


方言

大鹏话


GDP

383.16亿元(2022年)


人均GDP

235286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50260元(2022年)


邮政编码

518000


政府驻地

葵涌街道金岭路1号


电话区号

0755


建立时间

2011年12月30日


政府官方网站

www.dpxq.gov.cn/


简介

大鹏新区以滨海低山、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干湿季节分明。新区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的时候就出现了城市建设。2011年12月30日,大鹏新区正式成立。新区管理大鹏、南澳、葵涌3个街道,共有25个居委会,管委会驻中山路5号。

2022年大鹏新区主要产业有生物、海洋、文旅、能源等四大类,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16亿元。其中,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增值1.16亿元;以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值216.95亿元;以房地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值165.06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0.3:56.6:43.1。

大鹏新区是深圳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集聚地。截至2023年,新区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13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也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鹏城村(现鹏城社区)是深圳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距今约7000年的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疍民过年习俗(舞草龙)、南澳渔民娶亲礼俗等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这里建立了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直到2011年,大鹏新区正式成立挂牌。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2006年咸头岭沙丘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制作陶器和石器。大鹏新区大部分境域,夏、商、周三代为百越族南越驻地。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王赢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隶属南海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同属南海郡。东吴黄龙元年(229),归交州南海都。东晋威和六年(331),归属东官郡宝安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十年(590),归属广州总管府宝安县;隆大业三年(607),归属南海郡宝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归属岭南道广州都督府东莞县。

宋开宝五年(972),归属广州中都府增城县;宋开宝六年(973),再次归广州中都府东莞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归属广州路东莞县。

明清时期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同属广州府东莞县,建立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明万历元年(1573),属广州路新安县。清康熙五年(1666)。属广州府东莞县;清康熙八年(1669),属广州路新安县。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大鹏地区隶属广东省新安县。1914年1月,属广东省宝安县。1943年冬,东江纵队司令部设于此,领导惠阳、东莞、宝安人民进行抗日斗争,1944年著名的“土洋会议”在此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属惠阳县。1958年11月,归宝安县。1961年7月,设区增社,属宝安县葵涌区。1963年1月,撒区,属宝安县。1979年1月,县改市设区,属深圳市葵涌区。1981年10月,复县撤区,属深圳市宝安县。1993年1月,属深圳市龙岗区。2010年7月1日,特区一体化,纳入深圳经济特区。2011年12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大鹏新区,新区所辖奖涌、大鹏、南澳三街道改为办事处,行政区划仍属于龙岗区,新区管委会驻大脱办事处,2013年10月迁至奖涌办事处。

地理

位置境域

大鹏新区位于深圳东南,中心位置东经114°41′、北纬22°63′。三面环海,东邻大亚湾,与惠州相接,西拥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辖区面积600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295平方千米,约占深圳市七分之一,海域面积305平方千米,约占深圳市四分之一,海岸线长128千米,约占深圳市二分之一。


大鹏新区

气候

大鹏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亚洲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干湿季节分明。由于三面环海和拥有狭长的海岸线的原因,受海洋影响严重,多雨雾,常受台风吹袭。全区年平均气温为22.3℃,最高气温为36.6℃,最低气温为1.4℃。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3.9℃,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每年的4到9月为雨季,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年平均雨日为140天。无霜期长,全年盛行偏东风,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

地质

大鹏新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断裂系中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市内淅裂构造发育,岩浆岩广布,沉积岩及变质岩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60%左右。地层连续性差,受断裂及岩浆侵人活动破坏,分布零星。有中侏罗世及晚侏罗世两期火山岩,前者呈夹层状产于塘厦群中,以凝灰岩、凝灰质砂页岩为主,间夹少量蚀变英安-流纹质凝灰熔岩;后者成片分布于中南部梧桐山、沙头角、盐田,东部大鹏半岛笔架山、七娘山等地。侵人岩属燕山运动的产物,分布广泛。

地形地貌

大鹏新区坐落于大鹏半岛,位于大亚湾与大鹏湾之间,东西南三面环海,区域内山地多平地少,地形较为复杂;大鹏半岛内高山有七娘山和排牙山,海拔分别为869.7米和707米。自然地貌以滨海低山、丘陵为主,多为残积坡积角砾碎屑、薄层红壤型风化壳所覆盖,是典型的基崖山地地貌。在山间和海滨零星分布着宽谷小平原。

水文水利

水文

大鹏新区位于大鹏湾和大亚湾的之间,区域内的水系属于海湾水系。其中南澳街道辖区的河流较多,均为山区入海河流,较大的河流有南澳河、新大河、王母河等。辖区流域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河道共62条(直接入海河流43条),属河道管理范围长度133.22千米。大鹏湾水系流域面积89.44平方千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1100毫米,集雨面积1平方千米及以上的河道共23条,勘定河道总长53.79千米。大亚湾水系流域面积135.58平方千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1100毫米,集雨面积1平方千米及以上的河道共计39条,勘定河道总长79.43千米。

水利

大鹏新区蓄水水库共有25座(含3座市管水库,分别为径心水库、东涌水库和洞梓水库,其中东涌水库在建),总库容6869万立方米,集雨面积7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8215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10座,小(2)型水库13座。其中,新区保留供水功能的水库9座,包含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7座。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21年至2025年,大鹏新区规划总面积600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29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5平方千米。新区600平方千米范围内,海域面积(305平方千米)约占辖区总面积51%;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用地(222.26平方千米)约占辖区陆域面积的75%,占辖区总面积37%;建设用地约占辖区陆域面积的13%,占辖区总面积的6%;森林覆盖率达77%。

水资源

大鹏新区本地水资源较为丰富,2020年大鹏新区水资源总量3141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331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6580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11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2020年大鹏新区人均水资源量2011立方米,比深圳市人均水资源量126立方米多1885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陆域目前已调查出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13种,约占深圳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包括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紫纹兜兰),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12种(穗花杉、野生茶、金毛狗蕨、软荚红豆、建兰、苏铁蕨、福建观音座莲、土沉香、巴戟天、韧荚红豆、山橘、桫椤)。


大鹏新区

动物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5种,包括豹猫、褐翅鸦鹃、岩鹭、蛇雕、凤头鹰、黑鸢、领角鸮、白胸翡翠、画眉、虎纹蛙、裳凤蝶、唐鱼、香港瘰螈、凤头蜂鹰、黑疣大壁虎。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包括白鹭、大白鹭、苍鹭、池鹭、夜鹭、牛背鹭、黄胸鼠、赤麂。有陆生脊椎动物218种,占全市44.8%、全省26.3%。


大鹏新区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石珊瑚目16科24属32种,珊瑚覆盖度最高可达39.8%。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的珊瑚群落覆盖率50%,其中石珊瑚全部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已探明的四大珊瑚群为大澳湾硬珊瑚区、南澳大鹿港礁石区、东西涌礁石区、杨梅坑礁石区。

自然灾害

大鹏新区是台风、暴雨、地灾、林火、水旱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域。大鹏新区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33.2千米,受海洋影响,常受台风吹袭,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势较陡洪水容易随降雨暴涨暴落。此外,新区多山丘、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7.74%,天气晴朗干燥易发生森林火灾

2016年8月2日3时35分,妮妲(强台风级)在深圳大鹏半岛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受“妮妲”影响,广东省将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和大风天气过程,珠江三角洲、清远、汕尾、茂名市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阳江、云浮、汕头、揭阳、潮州、梅州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大雨到暴雨。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2月22日,大鹏新区辖葵涌、大鹏、南澳3个办事处,包含25个社区,大鹏新区管委会驻葵涌街道金岭路1号。

大鹏新区行政区划

办事处

葵涌街道、大鹏街道、南澳街道

政治

大鹏新区现任领导

名称

职务

刘广阳

中国共产党大鹏新区工作委员会书记

马文锋

大鹏新区综合办公室主任

资料来源:更新时间:2023年9月6日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新区常住人口16.63万人,常住户籍人口5.0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0.3%;常住非户籍人口11.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69.7%。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大鹏新区常住人口为156236人,男性占比57.73%,女性占比42.27%,总人口性别比136.55。城镇化率100%。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5.31%,15-59岁占比77.69%,60岁以上占比7%,65岁以上占比4.41%。

方言

大鹏新区流行一种兼具粤语、客家话特点的特殊方言——大鹏话。大鹏话”是大鹏原住民的语言,它不同于粤语自话,也不同于客家话,而是一种“军语”。大鹏话内部也有不同的口音,使用最多的就是大鹏办事处内的鹏城口音,以及王母口音、“千声”等,“结婚”被讲作“结分”,“开心”的发音近似“灰心”。大鹏话有全浊声母清化后送气的特点,与客家话相似。

宗教信仰

佛教

东山寺是传承中国禅宗“东山法门”的岭南名刹,位于大鹏所城东门外龙头山南麓,背山面海,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代岭南名士曾赋七律《大鹏东山寺》,清末民初文人亦赋诗《东山寺十二景观》。寺西侧有佛塔、石坊等文物,有古“龙井”清泉一眼。寺内留有历代碑刻、楹联、横额等墨迹十余处。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山古寺一度被毁,1992年集资重修。2004年韶关南华禅寺方丈传正大和尚接管东山寺,重续法脉,正式开放。2009年再次扩建、重修为现在的规模。目前寺院四进,即以大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为中轴,两旁为伽蓝殿、祖师殿、功德堂和福寿堂,配以钟楼、鼓楼、僧舍、客房、客堂、斋堂、禅堂和六祖讲堂。

经济

综述

大鹏新区以生物、海洋、旅游三大产业为主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典范,奋力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2022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16亿元,同比增长4.5%,占深圳各区GDP第10位。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0.3:56.6:43.1,其中,第三产业占比创历史新高,从第一产业结构向点三产业转型升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286元,同比增长1.4%。

第一产业

大鹏新区以海洋渔业为主导,发挥丰富的海洋水产优势,与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大百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共建“以建设深圳现代海洋牧场示范标杆及深圳首个现代渔港经济区为载体支撑”的现代海洋渔业全产业链。

2022年,新区第一产业全年实现增值1.16亿元,相比2021年增长10.6%。新区水产品总产量4289吨,与上年持平。其中,海产品4236吨,增长0.3%;淡水产品53吨,下降17.2%。农作物播种面积2542亩,增长8.4%,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941亩,下降8.0%。蔬菜产量2089吨,下降16.1%。水果产量15吨,增长66.7%。

第二产业

大鹏新区第二产业主要包括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及燃气生产供应业。首个“工业上楼”项目所在的坝光片区是大鹏新区发展“20+8”产业集群的重点片区之一,被纳入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也是新区建设国际生物谷和国际食品谷的核心片区。国家管网深圳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站项目举行,该项目位于大鹏湾东北侧海域,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可实现陆上管道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资源互补。

2022年,新区工业增加值202.67亿元,增长2.6%,完成情况排名全市第三。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3.05亿元,同比增长3.0%;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32亿元,增长4.3%,占GDP比重为4.3%。全区具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5家。全年报建工程42项,总建筑面积达65.91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31.49亿元。第二产业全年实现增值216.95亿元,相比2021年增长2.6%。

第三产业

大鹏新区初步构建起“生物、海洋、旅游”三大新兴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大鹏新区编制了《大鹏新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加快旅游品质提升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在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快改革创新。另外,生物方面,深圳市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上榜,新区再添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16.55亿元,增长66.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8.5个百分点,排名连续四个季度稳居全市第一;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30.64亿元。旅游业总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全年实现增值165.06亿元,相比2021年增长7.1%。

经济功能区

生命科学产业园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由原葵涌奔康工业区升级改造而成。其定位为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的先导区及孵化器,重点吸引相关生命、生物、健康、医疗等高新技术企业和机构入园,设成为以技术服务和公共服务为核心,集企业总部办公和企业研发孵化为一体的生物科技产业孵化基地。

园区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5万平方米。金溪路从园区中间穿过,将园区划分为A、B两区及东侧的生活配套C区。园区共建有产业用房、宿舍共47栋(产业用房34栋,宿舍13栋),其中A区共24栋,B区17栋,C区6栋。目前共入驻80多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及科研机构。

坝光国际生物谷及其配套在建项目84个,完成投资54.8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完成土地出让18块约40公顷,用于坝光展示厅、人才公寓建成使用,国际生命科技中心项目中心实验室建设工程封顶,组建平安大鹏国际生物谷公司,与以色列3家大健康类公司签约,坝光片区开发建设连续三年在市重点区域考核中获满分。金沙湾国际乐园片区建设加速,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开展深圳国际食品谷发展规划研究,启动深圳国际农业食品科学中心项目前期工作。


大鹏新区

社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新区各类学校共35所。其中,十二年制学校1所;九年制学校3所;高中2所;初中3所;小学7所;幼儿园19所。在校学生24996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130人;初中在校学生4945人;小学在校学生11076人;幼儿园在园儿童5845人。年末专任教师190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55人;中级职称教师448人;初级职称教师304人。

文化事业

2022年末,新区文化站3个。文化广场15个。公共图书馆(室)3家。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4.29万册。有线广播电视站1座。电影院、影剧院3家。2019年,新区文艺作品获国家级金奖1项、省级金奖3项、市级金奖1项。

科技

2022年,新区引进国家健康食品技术创新中心等6家科研机构,深圳国际农业食品创新中心建设项目获批,农业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深圳茶产业研究院、河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开建,农科集团“大鹏·四季田园”项目启动。认定国高企业19家和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家次,绿诗源生物、台达半导体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2019年,全年专利申请量85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10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74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6件;专利授权量48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20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48件;PCT申请量23件。

医疗事业

2022年末,新区医疗卫生机构63间。其中医院3家;门诊部4家;私人诊所20家;卫生监督所1家;其他卫生事业机构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6家。卫生技术工作人员(不包括公卫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卫技人员)91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30人;注册护士39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65张。全年总诊疗人次(医院和社康)54.70万人次,下降19.9%。

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

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是辖区唯一综合性人民医院,属深圳市社保定点医疗单位、120急救网络医院及“爱婴医院”,是深圳市唯一“核电应急医疗救护现场处理站”。医院设有内科、普外科、骨外科等科室,下属9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全院现有人员39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共315人。全院具有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41人,中级职称101人,初级职称167人。

体育事业

2022年,新区举办单项比赛次数5次,比上年增加2次。参加活动人数1200人,增长118.2%。市民体质合格率为90.0%。

“环大鹏100”越野系列赛已成功举办4届。本次2022“环大鹏100”超级滨海山径赛,共设置了超级环大鹏(UTDP120)、大鹏北岛探秘(DNDP50)和环大笔架山(BCDP15)3个组别,分别对应距离为约120千米、52千米和14千米。其中UTDP120组46人、DNDP50组168人、BCDP15组193人。非中国大陆地区的参赛选手共18人,来自中国香港5人,中国澳门1人,来自法国、日本、英国、美国、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等7个国家共12人。


大鹏新区

社会保障

2022年末,新区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46万人,同比增长25.4%。失业保险人数16.20万人,同比增长24.8%。工伤保险人数16.70万人,同比增长25.1%。

生态环境

大鹏新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超77%,深圳50个自然沙滩有48个在大鹏新区,大鹏半岛西涌海滩被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拥有亿万年前的古火山地质遗迹、优美的海岸地貌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深圳市自然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优良率10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自独立测评以来连续七年在全省125个县级评价单元中排名第一,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获评国家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2022年PM2.5年均值、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均保持全市前列,生态舒适度全市第一,是深圳名副其实的“绿肺”和“后花园”。

人居环境

2022年,大鹏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6.26平方米,增长17.6%。公园56个,比上年增加2个。路灯10637杆,增长0.2%。有效监测天数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和二级的天数为351天,PM2.5年平均浓度14微克/立方米,PM10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全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98.5%。全年供电量14.31亿千瓦时,增长6.0%。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17亿千瓦时,增长7.2%。自来水供应量2123.39万吨,增长2.5%。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水780.5万吨,增长3.3%。全年垃圾转运站13个,比上年减少1个。市政公共厕所87座,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6.88万吨,增长3.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容环卫专用车辆184辆,比上年增加1辆。全年清扫面积618.75万平方米,机扫率100.0%。全年受理治安案件828宗,增长4.0%;查处治安案件455宗,增长3.9%;查处人数586人,增长22.1%;破获刑事案件726宗,增长15.1%。

交通

大鹏新区与市中心区通行便捷,坪葵路、坪西路贯穿南北,惠深沿海高速连接西东,处于城市1小时生活圈内。随着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轨道8号线三期开工建设,大鹏新区进入“双轨”建设时期,轨道建成后50分钟内可直达福田中心区、深圳机场。鹏坝通道、外环高速三期、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加快建设,公路、铁路、轻轨、航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并行,未来将形成区域通达、高效便捷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公路

截至2022年11月,公路(省养公路)总长55.57千米,与上年持平;市政道路151.86千米,增长1.0%。“十三五”期间,新建道路工程29项,新增道路里程21千米,完成总投资13.07亿元。新建道路主要为坝光、下沙片区市政配套工程。2020年大鹏新区路网总里程292.12千米,路网密度9.80千米/平方千米。

铁路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采用城际铁路制式,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起于龙岗区龙城站,终点大鹏新区新大站。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实现大鹏至深圳机场、前海自贸区的60分钟内直达;后续将与莞龙城际贯通,实现东部中心与东莞的快速连接;远期实现大鹏至惠州惠城区、平潭机场、大亚湾互联互通。

截至2023年7月29日,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迎来新进展,葵涌站第92幅地连墙钢筋笼成功吊装入槽,已经完成全部地连墙施工任务的33%,741米超长车站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于2026年整个支线建成通车。线路全长约39.40千米,其中葵涌站为地下二层13米岛式站台,全长741米。共设龙城站、坪山站、燕子湖站、葵涌站、大鹏站、新大站6座车站和新大车辆基地。

航运

大鹏新区内有下洞油气港区、大鹏LNG接收站及大亚湾核电基地等共10个码头,21个泊位是深圳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进出口通道。其中,深圳滨海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有玫瑰海岸、东西涌等沙滩将近59个,游艇会3个,休闲船舶作业点16个。2019年,辖区各类船舶进出港5.79万艘次,货物吞吐量1589.00万吨。其中LNG船舶230艘次,吞吐量799.5万吨;LPG船舶132艘次,吐量80.85万吨,游艇及休闲旅游船舶进出港51245次,载客269359人次。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11月,大鹏新区完成辖区内公交车辆100%纯电动化工作;改造公交停靠站270座,城市建成区500米公交覆盖率由2015年的92.3%提升至94.3%;日常公交线路28条,假日专线11条,配置运力较“十三五”初期增长11%,初步形成以大鹏中心为主要换乘点的内外部公交接驳系统。

轨道8号线三期工程自小梅沙站后接出,终至大鹏新区的溪涌站,正线线路长3.69千米,设溪涌车站一座(地下站),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设置溪涌车辆段1座,出入段线长度约2.394千米,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人文

综述

大鹏新区是深圳的“文化之根”。海防文化、客家文化、渔衣文化、渔村文化是新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可移动文物127处,文物类别有古遗址,古墓莽、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大鹏米饼、大鹏凉帽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主要流行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所城及其所在的大鹏街道等周边地区。

文物古迹

大鹏新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名称

所在区

单位类别

批次

时代

地址

级别

大鹏所城

大鹏新区

古建筑

第五批

明-清

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大鹏古城

国家级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大鹏新区

近现代重要史迹

第八批

1943-1945年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社区土洋居民小

国家级

咸头岭遗址

大鹏新区

古遗址

第十批

新石器时代

大鹏新区大鹏街道王母社区

省级

刘起龙墓

大鹏新区

古墓葬

第一批

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东校场

市级

东山寺石牌坊

大鹏新区

近现代重要史迹

第二批

抗日战争时期

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大鹏古城东门东山寺前

市级

振威将军赖恩爵墓

大鹏新区

古墓葬

第二批

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王母社区黄歧塘大坑

市级

赖太母墓

大鹏新区

古墓葬

第二批

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大鹏古城东

市级

大坑烟墩

大鹏新区

构筑物

第二批

已登记为消失文物

市级

资料来源:更新时间:2023年9月7日

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鹏城社区,占地约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深圳的别称“鹏城”即源于此。大鹏所城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所城东西345米、南北285米,占地约10万平方米,整体格局保存完好。现存东、南、西三个城门及东北约300米古城墙基址。城内主要街道有南门街、东门街、十字街和正街等;主要建筑有清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振威将军第”、清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将军第”、郑氏司马第、林仕英大夫第等近十座清代府第式建筑;主要庙宇有侯王古庙、天后宫和华光庙等;城内衙署遗址有参将署、守备署、县丞署、火药局、左堂署等。大鹏所城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海防军事城堡之一。


大鹏新区

2001年6月25日,大鹏所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10月8日,大鹏所城所在的“鹏城村”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4年6月28日,大鹏所城被评选为“深圳八景”之首。

2016年6月24日,大鹏所城被评选为“深圳十大文化名片”之一。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社区土洋居民小组,坐北朝南,建于1912年,旧址建筑为中西合璧风格的天主教堂,包括主楼、礼拜堂、马厩等。主楼居中,面宽10米,进深10米,面阔三间,两边高两层,砖木结构,大门设砖拱门廊,屋顶四周有宝瓶栏墙,硬山堆瓦顶。主楼东侧为单层礼拜堂,面宽6米,进深15米。正门设有意大利风格的砖拱门廊,砖木结构,硬山堆瓦顶。主楼西侧为马厩,面宽3.5米,进深9米,砖木结构,堆瓦屋面。1944年前后,东纵司令员曾生等领导人在主楼部分工作和居住,礼拜堂作为会议室和作战室,马厩改为工作人员的电台工作用房。1945年5月司令部迁往罗浮山冲虚观。该址既是广东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又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2002年7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广东省文化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后山的土洋东江纵队烈士纪念碑、东江纵队纪念亭与司令部旧址一同列为文物本体。2019年10月16日,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被正式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大鹏新区第二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鹏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大鹏文化季暨深圳第四届“非遗文化周”大鹏分展场活动在大鹏所城举行,并为首批新区9位非遗传承人授牌。大鹏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4个,区级10个,囊括了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俗、传统曲艺、传统戏剧、民间文学等6个领域。

名称

级别

类别

保护区域

大鹏山歌

省级

传统音乐

大鹏新区

南澳渔民娶亲礼俗

省级

民俗

大鹏新区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

省级

民俗

大鹏新区

疍民过年习俗

省级

民俗

大鹏新区

东山渔歌

市级

传统音乐

大鹏新区

潮俗皮影戏

市级

传统戏剧

大鹏新区

葵涌客家茶果制作技艺

市级

传统技艺

大鹏新区

南澳海胆粽制作技艺

市级

传统技艺

大鹏新区

资料来源:更新时间:2023年9月7日

大鹏山歌

大鹏山歌起源于明清时代的大鹏军事古城,传唱中吸入沿海渔歌、咸水歌等音乐元素,并用粤语、客家话、北方话混合口音的“大鹏军语”来演唱。流传于王母、岭澳、水贝、鹏城、下沙、布新、水头、叠福、大鹏9个村落和南澳一带。

大鹏山歌演唱方式多样,曲调类型有地名歌、哭丧歌、问答歌、哭嫁歌、仙歌5种;表现内容有爱情歌、劳动歌、掌牛歌和生活歌4种;演唱形式有独唱、男女对唱、群唱、“尾驳尾”和斗唱5种;修辞和句式有比喻、起兴、赋体、叠字和双关语5种;句式结构多以七言四句、五言二句和五言一句的散板为主。大鹏山歌分别于2006年12月、2008年1月、2012年2月被龙岗区政府、深圳市政府、广东省政府列入“非遗”区级、市级、省级保护名录,第三代传承人是欧进兴。


大鹏新区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大鹏清醮)的起源与610年前建筑大鹏所城有关。大鹏所城明清以来历为海防重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又是革命根据地。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大鹏清醮)是大鹏所城酬谢神恩、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为安抚阵亡无名将士和出海罹难等灾难性死亡的游魂野鬼而举行的大型祭奠活动。2007年,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大鹏清醮)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鹏新区

习俗

海上赛龙舟,奋辑争先;舞草龙,生龙活虎;渔民娶亲,喜气洋洋;大鹏山歌等是深圳市大鹏新区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习俗活动。

南澳舞草龙

南澳渔民舞草龙习俗是南澳渔民过年中最为热闹的一种民俗活动,这项活动在清朝时已经很盛行了,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南澳“舞草龙”是南澳渔民在长期海上生活、习作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草龙拜祭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舞草龙”是深圳渔民文化的精髓之一,它集中体现了渔民文化的思想、信仰,它还是南澳渔民凝聚民心、对外交流和民俗传承的重要舞台,所以它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最大特色是当天上山割草,当天扎龙、当天舞龙、当天化龙,所有程序都是在一天之内全部完成的,这是区别于任何一个地方舞龙的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草龙”又称“舞火龙”,是南澳渔民极具特色的风俗。舞草龙主要分为“扎龙”“舞龙”和“送龙”三个部分。


大鹏新区

大鹏婚俗

大鹏婚俗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所城及大鹏半岛。

大鹏婚俗除择配、下聘、择吉、迎娶、拜堂、宴客、闹洞房、回门等通行程序外,还有一套独特的婚礼习俗:

一、崇“九”。选日子、下聘金,办嫁妆、迎亲人数等都要带“九”字;

二、哭嫁。新娘每天由清晨唱到半夜,要唱九天以上,哭嫁的时间大大长于其它地方;

三、对歌。洞房花烛夜,男女双方各请一拨歌手,以对唱比输赢,时间可达一天一夜,全村老少都来听歌,热闹又罕见;

四、避邪。在迎亲队伍到达女方村落或家门之前,新娘的母亲要亲自在村头或门外燃起一盆大火,迎亲者必须从火堆上越过,方可迎亲,称避邪;

五、抛“路引”。迎亲路上,伴娘每走几步,要抛下一截红绳,以便日后新娘回娘家时,凭此认路,不至走错。这是有别于各地的独特婚俗;

六、回避。大鹏婚俗,新娘刚进男方家门时,新郎要回避,据称,新郎如果此时撞见新娘,会引起婚后不和。

大鹏婚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移民特征和丰富的文化特征。大鹏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城内军民人口总计约三千人。皆来自五湖四海,姓氏不一,风俗各异。各种不同婚俗在这里兼容并包,后又融入当地广府、客家婚俗,至明末清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鹏婚俗,并代代相传,保存、流传至今。


大鹏新区

饮食

山美海美的大鹏新区,不仅是深圳的“文化之根”“生态基石”,更是深圳的“美味之源”,这里汇聚了客家美食与疍家美食,拥有海胆粽、濑粉仔、打米饼、绿丸仔、葵涌客家茶果等美食。其中,南澳人日常三餐,多为早食粥,中午晚上食干饭。家常便菜,腌菜干、萝卜干常年不断,配以时令蔬菜,还有豆腐乳、豆酱等。大米饭除做饭、粥外,还可以做粉干,钵羔之类,还有糯米做的糍粑等。肉类食品、烧大块、白斩鸡是宴席中主菜。干蒸猪肉是传统菜肴,还有海上的海鲜,也是不可或缺的菜品。

盐焗毛蟹

毛蟹,在大鹏本地人的记忆里,也仅有咸淡水交界处才能找到。毛蟹的个头基本都不大,每只大约只有一二两。别看它们个头小,每年中秋之后到翌年春节前都是膏满黄肥的。毛蟹关键是吃膏,为了突出膏的香味,大鹏本地人多用盐焗的方式处理。上世纪90年代末,大鹏兴起了盐焗毛蟹的热潮,基本每条村都有一两家专门烹制盐焗毛蟹的餐厅,不少人从市区驾车前来寻访美味。


大鹏新区

海胆炒饭

海胆的做法多种多样,无论是蒸蛋、炒饭、打汤还是生吃,它本身的鲜甜都不会被掩盖。而一碟好的海胆炒饭,肉眼可见粒粒鲜红的海胆粒,而米粒同样是颗颗饱满分明的,碟子上不会有多余的油分,吃到嘴巴里,感受海胆在舌尖融化的甘香。


大鹏新区

大鹏打米饼

大鹏米饼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主要流行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所城及其所在的大鹏街道等周边地区。

明清时期,倭寇、海盗、匪贼猖獗,所城将士常年东征西讨。行军打仗常需携带干粮。大鹏所城兵士多为南方人,广东又主产水稻,以大米为主食。但大米做成的饭食既不便携带,更难保存。一些军人家属便将大米磨成粉,以水调和做成饼,放在铁锅里,用柴火烤熟成为米饼,不但便于携带,更能保存较长时间。大家纷纷效仿。但这样做成的米饼既硬又粗糙,咬起来很费力,而且没有味,不好吃。大家又先将大米用开水浸泡,再用石磨磨,还在米粉中加入糖水、芝麻、花生等原料。烤出的米饼金黄松脆又香甜可口。后来又发明了木模,还在模子里刻上吉祥的文字、图案;用木锤锤紧放入模子里的米粉。因此称为打米饼。

1839年,赖恩爵指挥九龙海战抗击英军入侵取得重大胜利。大鹏所城至今流传着一首《大鹏米饼歌》:“九龙海战奏凯歌,鹏城军民齐庆贺。支援前线送米饼,保障干粮装满箩……”可见当时将士们吃的干粮就是打米饼。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打米饼又从单纯的军粮逐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鹏所城民众在春节等节日及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都流行制作打米饼。


大鹏新区

特产

东山珍珠岛珍珠

东山珍珠岛位于大鹏半岛东部海滨,北靠大鹏澳,南倚七娘山,东临大亚湾中央列岛,与大亚湾核电站隔海相望,是深圳唯一出产海水珍珠的天然良港。东山珍珠岛出产的海水珍珠珠粒大、圆度好、瑕疵少、光洁度高、质地细密、色泽均匀,属优质的“南珠”体系。东山珍珠岛上有养殖基地、珍珠展示厅以及各种珍珠产品,可供游客选购、观赏。


大鹏新区

南澳鲍鱼

南澳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陆地养鲍基地之一,南澳鲍鱼主要产于南澳海湾的海崖险要处,其中的鹿咀数量多且肉质滑爽脆嫩、营养丰富,自古便被视为“鲍、参、翅、肚”四海味珍品之首,更有补血、治眼疾的医疗功用,可滋阴补肾、养颜怡神、调理血压。

南澳海胆

南澳海胆是大鹏半岛闻名的海鲜特产,主要生长在南澳近海的芹澎、南澎、乌屿、官屿等四澎四屿海域(杨梅坑、西冲亦有养殖):南澳海胆大如拳头,小如鸡蛋,布满尖刺,每根刺约有3~6厘米,浑身是宝,成为南澳当地极具特色的美食。南澳海域水质好,在每年的衣历三四月份,正是海胆最肥美之时。

南涣花蟹

又名梭子蟹、枪蟹,属于棱子蟹科。其头、胸甲呈菱形,十分宽,两侧带长刺,呈暗紫色,有青、白色云斑,背有三个疣状突起,一个在胃区,两个在心区,鳌足长大,第四对步足扁平似桨,善游泳,栖息于水深10至30米的砂泥或岩礁底质的海底,南澳花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索,具有养精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及解结散血等功效。


大鹏新区

名胜古迹

大鹏新区仅有一家玫瑰海岸文化旅游度假区AAA级景区,有地质公园博物馆、东西涌海岸线、排牙山、七娘山等山之风景,还有东西涌海滨、金沙湾国际乐园、彭年企业家度假村等水上游玩之所等。

玫瑰海岸文化旅游度假区

玫瑰海岸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大鹏新区葵涌溪涌社区大鹏湾畔,是深圳以及周边城市新人拍摄婚纱摄影的聚集地,2019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大鹏新区第一家。这里有面朝广阔无边的大海,若隐若现的香港美丽山景,有绵延1500米质地细软的沙滩和洁净清澈的海水,沙滩有万种风情的原生态树林,廊桥思梦、相思林、彩虹日出、同心锁、情之涯、海之角构成了一幅风景迷人、美丽动人的浪漫诗篇。


大鹏新区

地质公园博物馆

地质公园博物馆是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游览设施之一,位于南澳新大七娘山穹丘(高程869米)行旅区脚下。博物馆建筑面积5410平方米,共设置序厅、矿物展厅、地球探秘展厅、大鹏半岛展厅、城市与地质环境展厅等六个展厅及临时展厅。同时还设有3D科普影院、多功能报告厅和恐龙室外展场。博物馆展示形式多样,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化展览手段:展厅内循环播放44部多媒体影片,包括“宇宙的形成”“海洋的形成”“澄江动物群”“火山爆发动态背景”和“沿海城市地质灾害”等,还特别精心制作了反映海啸灾害的3D影片和5部介绍宝玉石的幻影成像,同时复原了海蚀洞、火山喷发、宝石形成、海岸地质灾害、岩心采集等10余处景观场景,再现了地质公园独特的古火山地貌和海岸风光。


大鹏新区

重要人物

人物

简介

赖恩锡(1842-?)

出生于深圳大鹏(今深圳龙岗区大鹏人),是三代五将之一。赖恩爵堂兄弟,祖籍广东梅县松口溪南南阳寨下

赖信扬(1783-?)

深圳大鹏人(今深圳龙岗区大鹏人),三代五将之一,赖恩爵叔父

赖世超(1750—1832)

深圳龙岗区大鹏人,三代五将之一。祖籍广东梅州梅县松口溪南南阳寨下

赖英扬(1778-1840)

字虎臣,出生于新安县大鹏城(今深圳龙岗大鹏),赖恩爵之父。大鹏半岛的赖氏家族是深圳历史上的最旺家族,“三代五将”为中国历史之罕见,有“宋朝杨家将、清代赖家帮”之美誉

赖恩爵(1795-1848)

字简廷,广东新安县大鹏城(即现深圳市龙岗大鹏新区大鹏所城赖府人),汉族客家人,祖籍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清乾隆年间出生于鹏城一个行伍世家,是赖氏“三代五将”之一

袁庚(1917年4月23日-2016年1月31日)

原名欧阳汝山,男,中共党员,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大鹏镇(现深圳市大鹏新区),汉族,深圳客家人。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0年10月13日,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称号

对外交流

2023年3月6日至15日,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广阳率领“双招双引”代表团赶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深度开启走进深圳、认识大鹏、拥抱山海与未来的产业交流合作之旅,参加在墨尔本举办“2023深圳大鹏新区产业墨尔本推介会”,实现大鹏与三国四城“双向奔赴”的“美丽之约”。

2023年5月23日至25日,“老区特区携手共创时代辉煌”深圳市大鹏新区与赣州市文艺工作交流学习活动在大鹏新区举行。

重要荣誉

2018年12月,大鹏新区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5月18日,大鹏新区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9月19日,“全国生态文学基地”在大鹏新区揭牌成立。

2020年11月16日,大鹏新区连续两年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11月24日,大鹏新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2021年10月12日,大鹏新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12月,大鹏新区被确定为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

2023年3月16日,大鹏新区入选《2022年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