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 安全企业管理 制造企业管理 卫生企业管理 企业转型升级 工程企业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 医药企业管理 电力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 食品企业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 软件企业管理 能源企业管理 汽车企业管理 环保企业管理
粤港澳大湾区 消防企业管理 转型升级 装配式建筑 并购重组动态 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业转型升级 教育转型升级 外贸转型升级 能源转型升级 地产转型升级 制造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转型升级 服务业转型升级 产品质量管理 产业科技管理 环境监测
应用较广泛的内部控制定义由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织(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提出,即内部控制是由公司自上而下实施的,为实现经营效果、财务报告真实性以及适用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因素[1]。其中,控制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情况制度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总概括,能够反映内部控制的情况,同时为组织内部良性运行提供保障,并对其他因素起着重要作用;风险评估是组织内部为了避免内外部问题,从而对易出问题、可能存在风险的部分行分析,进而制定一系列应对措施和策略的活动,目的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确保组织内部控制目标的完成;控制活动是风险评估的产物,通过一定举措降低组织活动的风险,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信息与沟通指为确保组织内部与外界的高效沟通,收集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时要确保及时准确;内部监督指组织内部建立与实施的全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发现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正,确保内部控制的高效性。
内部控制的建设应该遵循经常性、全面性、关联性等原则[2]。经常性指内部控制是经常性的工作,贯彻组织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阶段性的行为;全面性指内部控制涵盖组织内一切业务活动,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控制,而非局部性控制;关联性是指内部一切业务活动与其他控制环节之间息息相关,某一环节的管理举措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环节。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最开始的原料供货商、供应商、商品制造商、货物仓储商、运输商、分销商到最终的消费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各成员和各步骤链接形成一个生态协调的网状整体的过程。供应链开始于供应商,结束于消费者,涉及商品生产计划、生产过程、商品储存、商品分销、商品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尽可能使企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成功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协调供应链中的所有活动,使其成为一个无缝衔接的生态整体。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原有的供应链内容迁移到移动设备上,使得供应链业务摆脱了时空的限制,高效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面对的环境更复杂,供应链内部控制各要素处于动态变化中,评价机制也需动态调整,以适应新变化、新挑战[4]。医院部分管理岗位负责人由临床部门人员担任,其精力更多集中于日常业务、患者情况等,往往无暇顾及内部控制和评价[5]。目前,医院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不健全,部分医院内部控制相关制度还未建立;部分医院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有些医院监督评价过程中缺乏反馈机制,评价后不能及时反馈给部门负责人并制定相应措施,导致评价没有形成闭环[6]。
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可知,通过专业评价机构对医院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的医院不足一半,而通过医院内部组织开展评价的医院占多数[7],且评价专业程度较差。医院对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专业程度不尽相同,且评价水平参差不齐。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人员需要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通过对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情况深入、专业地分析后做出评价[8]。但是由于部分医院的评价人员对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的流程、方法、内容以及措施等了解不足,对被评价内容缺乏专业深入研究和分析,最终导致评价结果缺乏专业性和建设性,使评价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有效展开,难以帮助医院优化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系统[9]。
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医院内部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视与积极配合[10]。然而,医院内部的部分负责人不能够全面认识供应链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对其工作制度以及重要性了解不够,导致在工作中出现不重视、不配合的情况,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11]。
3.1.1 选取专家。邀请在医院管理部门中有多年工作经验且了解医院供应链管理现状的25名专业人士组成专家库。其中,年龄多在35岁以上,学历以硕士博士为主,相关工作年限多在10年以上。(1)专家权威系数。专家的权威系数由专家对供应链管理事宜的熟悉程度决定。本次研究中专家对医院供应链管理领域均较为熟悉,3轮咨询中权威系数值均>0.7,专家权威程度较高。(2)专家积极系数。在开展的3轮咨询中,问卷回收率分别是96%、100%和100%,且专家均在10日内返回咨询表。这表明在本研究中专家积极系数较高。
3.1.2 研究文献。对2010-2020年医院供应链管理相关文献进行整合梳理,并参考相关供应链管理评估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医院供应链管理现状拟订评价指标。
3.1.3 专家咨询。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归纳形成包含7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的初始指标库。共进行3轮问卷咨询:第1轮对专家的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发放25份问卷,回收24份,回收率为96%;第2轮从医院结构、制度设计、申购阶段、采购过程、医务用品配送环节、物资验收、仓管环节、文件管理7个纬度对第1轮回复的24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各位专家对初始指标的意见和建议。发放问卷24份,回收24份,回收率为100%。第3轮对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咨询,作为确定权重的重要依据。发放问卷24份,回收24份,回收率100%。
3.1.4 层次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并形成比较矩阵。对每一个矩阵进行相应计算,得出一致性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重新审视矩阵合理性,并按照组合权向量的结果进行决策。
本研究参考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初始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和优化,最终形成医院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医院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与权重
医院供应链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医院的服务质量,也关系着医院的长久发展。对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在于评估当前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医院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避免出现合规性风险和舞弊风险。另外,医院可以横向与其他医院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明确差距,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通过纵向与自身之前评价结果对比,明确医院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通过调整管理措施,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12]。
首先,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文化和实情差异较大,本研究中咨询的专家在对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时难免受本地区文化和实情影响。所以,在应用医院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要格外注意因地制宜,要在符合医院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对医院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进行适应性调整[13]。其次,医院应提高全体员工以及管理层对供应链管理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程度,促进评价工作真正发挥作用,进而提高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效率。最后,不同时期医院内部管理的主要矛盾不同,所以同一所医院在应用该评价体系时也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不同时期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55770号-4
Transverture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尚层国际1601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66号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东莞市大朗镇富丽东路226号松湖世家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