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 特区发展 东莞发展 深圳知识产权 转创法信事务所(深圳) 入户政策 深圳管理 东莞教育 大朗镇 深圳人社 东莞质量 深圳教育 大亚湾新区 罗湖区 大鹏区 龙岗区 福田区 南山区 盐田区 宝安区 龙岗区 龙华区 坪山区 光明区 深圳金融 前海区
广州知识产权 国际金融后台基地 佛山发展 广东金融高新区 佛山国家高新区 南海区 禅城区 顺德区 荔湾区 花都区 天河区 黄埔区 越秀区 海珠区 番禺区 白云区 南沙自贸区 从化区 南海区 广州发展 信用广州 佛山政务 信用佛山 荔湾区 人社与教育 增城区 佛山教育
闽粤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亮点解读
当前,闽粤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正在强力推进,一个“跨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共谋发展”的新平台在闽粤交界慢慢浮现,将为闽粤两省、潮漳两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精心编修的《闽粤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为合作区的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规划》主体内容包括11个章节,规划期限为2015至2030年,其中,至2020年为探索先行阶段,至2025年为全面融合阶段,至2030年为携手跨越阶段。
《规划》赋予闽粤经济合作区明确的战略定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东部沿海地区省际合作试验区、闽粤台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合作示范区和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先行区,为合作区未来发展定下“指南针”。
根据《规划》,闽粤经济合作区范围分为概念区、核心区和启动区。概念区涵盖诏安、饶平全境及其海域,并划分为沿海产城融合区、城乡统筹协调区、生态保护涵养区等三大功能区。
核心区范围包括诏安县南诏、深桥、桥东、梅岭、金星、四都、白洋等7个镇以及饶平县柘林、所城、大埕、黄冈、钱东、联饶、高堂、樟溪和汫洲等9个镇,陆地总面积约为62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开发建设用地预计为300平方公里。
6个启动区率先开发建设
辐射带动整个合作区建设发展
闽粤经济合作区核心区内共设置了6个启动区,分别位于诏安、饶平两县省际交界地区以及诏安梅岭镇、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诏安高铁站前片区、潮州港经济开发区、樟溪低碳工业园等,总面积约为34.51平方公里,其中诏安片区约为17.26平方公里,饶平片区面积约为17.25平方公里。
启动区是近期合作区重点建设发展的区域。据介绍,6个启动区按照沿海、沿路、沿高铁布局,以海岸线、国道324线、沈海高速和厦深铁路为纽带紧密联系。目前,启动区在饶平、诏安两地已分别投入先期建设,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发展的雏形。由于启动区具备一定发展基础,拥有发展空间,对整个合作区的发展显现辐射带动能力。
启动区的设置还充分考虑了两地可用的土地资源,便于启动区迅速进入开发建设。在我市境内,樟溪低碳工业园启动区规划征地2000多亩,首期开发约1500多亩已全面完成征地,正在抓紧推进“六通一平”;潮州港经济开发区启动区征地工作扎实推进,目前约有2000亩土地完成征地补偿;国道324跨省交界启动区有500亩土地列入饶平县级土地储备范围,正在推进征地工作。近期,饶平、诏安两地将以综合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通过产业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引领启动区加快发展。
核心区分“五片区”联动发展
可供开发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公里
《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合作共建、集聚发展的原则,将合作区核心区的空间发展架构定为“两带、双轴、两核、五片区”。
“两带”分别指滨海经济发展带、区域联动发展带。滨海经济发展带以沿海大通道串联诏安、饶平沿海区域,统筹开发沿海港口、海洋、旅游等资源,推动港口码头、临港工业、渔业养殖协调互补和集约高效发展。区域联动发展带以沈海高速连接两县中心城区和主要产业园区,促进要素资源跨省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积极推动跨省产业承接和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双轴”是依托诏安、饶平南北向的重要交通干线,打造两条陆海联动经济辐射发展轴,构建以沿海港口为支点、沿线物流园区和客货枢纽为支撑、跨区域交通大动脉为纽带的陆海联动发展格局。
“两核”是以诏安、饶平县城中心城区为合作区发展的两个支撑核心,加快城市城区扩容提质和配套服务设施改造升级,提高中心城区对人口的吸纳和承载能力,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合作区建设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区分为五个特色鲜明的片区,分别是以柘林湾、大埕湾、诏安湾为主体的临港产业集聚发展片区,以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和诏安水产专业加工区为主体的海洋生物创新示范片区,以诏安工业园、饶平台商投资实验区(东区)为主体的特色产业整合提升片区,依托厦深铁路,以诏安、饶平高铁站场及周边区域为主体的高铁经济联动发展片区,以饶平台商投资实验区(西区)、樟溪低碳工业园、绿岛山庄为主体的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片区。
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体系
建设闽粤台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区
诏安是“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海峡硒都”,饶平是“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中国最大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之一”和“中国盐焗鸡之乡”……产业特色鲜明,是闽粤经济合作区的一大优势。
闽粤经济合作区的规划建设,可望让诏安、饶平的各大产业实现新一轮的发展。《规划》提出,合作区应主动对接珠三角地区、海西经济区、台湾地区及东盟国家,调整优化合作区产业布局,着力构建以“绿色、融合”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合作区建设成为闽粤台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区以及区域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滨海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交通物流枢纽。
其中,合作区将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产业、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建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海洋经济产业基地;优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食品加工,婴童用品、服装、水族机电、陶瓷等特色轻工产业),大力推动产业链向中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重点品牌市场影响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发展和完善相关产业链条,促进合作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现代商贸物流业、健康养生产业、特色旅游业、文化创意、会议会展),有效完善和提升合作区城市功能,积极营造国际化服务环境,促进合作区产城一体化发展;加快特色农林牧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林业),着力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闽粤台农民创业园,打造面向闽粤台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合理有序开发建设
努力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闽粤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规划》提出,要强化重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打造“山海相拥、绿廊贯穿、绿楔融城”的生态景观格局。
合作区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诏安、饶平分别是“中国长寿之乡”和“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此外,诏安是福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饶平沿海地区是未来潮州市重点发展区。目前,两县县域开发强度只有6.8%左右,规划核心区范围内可供开发建设用地占核心区总面积的59%,具备广阔发展空间。合作区范围内共有三个重要生态,分别是海洋生态、山地绿色生态及自然水系生态。
启动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加快合作区范围内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促进土地、岸线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合理有序开发建设,体现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理念。
推动潮台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以合作区为载体打造跨省台商投资区
潮州、漳州历来是重要的台胞祖籍地和闽粤著名侨乡,两市在台同胞超过1000万人,而合作区距离台湾仅约160海里,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规划》提出,闽粤双方要以合作区为载体,合力扩大对台开放合作,营造良好的台商投资环境,打造以特色产业发展、经贸往来合作以及历史文化交流为主的跨省台商投资区。
在产业合作上,全面深化闽粤与台湾在海洋经济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闽粤台对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强化闽粤台现代农业合作,支持建设一批闽粤台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强化闽粤台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垂直整合。
在经贸合作上,以广东潮州(饶平)台商投资试验区为平台,积极吸引台资企业落户合作区,依托潮州港规划建设对台商贸物流中心。中远期,争取国家进一步放宽对台贸易政策,率先在合作区推进闽粤台在医疗养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等服务贸易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上,积极融入“东山-澎湖”两岸文化旅游合作圈,积极开展对台社会人文交流,构建与台湾人民特别是台湾中南部人民的交流往来、双向互动的长效机制。
接下来,潮漳两市将充分利用对台的一切有利条件,努力把合作区打造成“泛珠”特别是广东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桥头堡”,打造成闽粤两省东南沿海省际经济建设的“聚宝盆”。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55770号-4
Transverture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尚层国际1601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66号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东莞市大朗镇富丽东路226号松湖世家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